不是關稅最可怕!蘋果AI慢半拍讓華爾街焦慮

美國科技巨擘蘋果 (AAPL-US) 週四 (1 日) 盤後公布最新財報,雖表現穩健,但仍無法打消市場疑慮。蘋果週五重挫近 4% 報每股 205.35 美元,主因在於 Jefferies 和 Rosenblatt 投行下調該股評級,直指關稅壓力與人工智慧進展緩慢將成未來隱憂。
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在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中坦言,受川普政府實施的貿易關稅影響,預計公司將於截至 6 月底的季度額外承擔約 9 億美元成本。同時,他表示,未來大多數銷往美國的 iPhone 產品將轉由印度製造,以分散風險。
儘管 2025 年度第 2 季 (截至 2025 年 3 月 29 日為止) 財報符合市場預期,iPhone 銷售達 468.4 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 459.7 億美元,但 Jefferies 分析師認為,關稅壓力將在未來幾季擴大,進一步侵蝕獲利空間。
該機構不到一個月前才上調蘋果評級,如今再度調降至「劣於大盤」,顯示立場轉向保守。

分析報告指出,蘋果雖具備生態系整合優勢,在個人化 AI 服務領域具潛力,然而其「Apple Intelligence」計畫推進速度不如預期,距離具備支援高階 AI 的硬體革新仍需數年時間。
此外,蘋果在用戶數據取得上的限制,亦恐成為高度個人化 AI 體驗的障礙。
與此同時,Rosenblatt 亦將蘋果股票從「買進」下調至「中立」,理由是市場原本寄望 AI 應用能推動 iPhone 換機潮,但目前看來,蘋果不僅難以實現原本承諾的功能,甚至落後於其他競爭者探索的新領域。
分析師直言:「除非 AI 能帶來 iPhone 銷售的顯著加速,否則股價將缺乏上漲動能。」
儘管蘋果依然展現強大的供應鏈協調能力,並維持相對穩健的銷售表現,兩大機構的評級調降凸顯市場對蘋果成長動能的疑慮。
AI 競賽與地緣政治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而且在高估值、成長放緩與監管壓力下,蘋果面臨如何再打出一張創新王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