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蘋果iPhone美國製造可能嗎?英媒:摩托羅拉前車之鑑顯示 回美生產必遭大潰敗​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蘋果iPhone美國製造可能嗎?英媒:摩托羅拉前車之鑑顯示 回美生產必遭大潰敗​(圖:shutterstock)
蘋果iPhone美國製造可能嗎?英媒:摩托羅拉前車之鑑顯示 回美生產必遭大潰敗​(圖:shutterstock)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最新表示,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一旦蘋果 (AAPL-US) 擁有了「機器人手臂」,蘋果最終將在美國生產 iPhone,但外媒分析指出,無論蘋果最終是否使用機械臂或勞工在美國製造 iPhone,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若真回到美國設廠製造 iPhoe,最終恐難逃關廠命運。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上一次有企業在美國開設智慧手機工廠,但經營不到一年就關閉了,而這間公司正是摩托羅拉,該手機製造商 2013 年曾宣布要挑戰美國製造成本過高的傳統觀念,但一年過後,位於德州沃思堡的工廠因銷售業績不佳和成本過高而關閉。若美國總統川普的想法得以實施,蘋果將成為最新一個測試上述理論的科技公司。

美國商務部長 4 月初也曾說,數百萬人擰著小螺絲製造 iPhone 手機的景象將會在美國發生。

不過,供應鏈專家認為,川普計畫將面臨與摩托羅拉相同的問題。有人預估,若完全在美國組裝,一支 iPhone 的成本可能高達 3500 美元 (約 11.3 萬台幣)。

報導指出,蘋果 iPhone 很難回到美國生產,原因不單只是盧特尼克提到的人工問題,更大問題在於轉移幾十年間建立的複雜全球供應鏈。看看 iPhone 手機內部就能清楚看到蘋果的供應鏈已經變得多麼複雜,iPhone 新機型是由大約 2700 個不同零件組成的精密拼圖。

聖克拉拉大學利維商學院資訊系統教授蔡安達 (Andy Tsay) 說:「一開始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企業去中國是因為當地便宜,但他們留在了中國,現在無論好壞,他們都不得不留在中國。中國發展迅速、靈活,而且是世界一流的,所以現在重要的不僅僅是低廉的勞動成本。」

蘋果打算縮減在中國的生產規模,主要受益者將是印度。近十年,蘋果一直在印度開發替代供應鏈,目前打算在印度組裝所有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蘋果的全球供應鏈是一個教科書式的範例,展示目前主導全球經濟的複雜網絡,而這些網絡不會輕易被關稅瓦解。現時,iPhone 的供應鏈利用約 10 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在特定零件領域累積的專業技術。

專家認為,在川普任期內,將這種組織、規模和技能的混合連根拔起是不切實際的。

根據研究公司 TechInsights 的一份報告,蘋果「極不可能將 iPhone 組裝轉移到美國。智慧手機供應鏈深深紮根於中國,並由熟練的工程師和大量的裝配工人提供支援。」

蘋果在 28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 187 家供應商。根據 IDC 數據顯示,目前只有不到 5% 的 iPhone 零件在美國製造。

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將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在自動化、工具、基礎設施和培訓方面的協調投資,鼓勵外國零件製造商在美國建廠也將是一項挑戰。

蔡安達認為,政策不確定性是另一個問題。「目前的美國體制每四年就會逆轉,不利於企業投資。當個人和企業進行投資時,他們需要有比這更長遠的視野。」

摩托羅拉當年在美國建立智慧型手機工廠時,該公司高級副總裁 Mark Randall 曾表示,將原物料轉化為成品所需的美國勞動力成本比其他地方「高得多」,而在為新工廠的成本建模時,關稅則會帶來「惡夢」。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