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對等關稅〉川普關稅重磅來襲:亞洲出口商如何應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關稅重磅來襲 亞洲出口商如何應對?(圖:REUTERS/TPG)
川普關稅重磅來襲 亞洲出口商如何應對?(圖:REUTERS/TPG)

川普政府宣布 11 日將對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豁免對等關稅。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13 日澄清,電子產品仍在未來一兩個月即將徵收的半導體產品關稅的範圍內。川普在其社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上表示,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仍需繳納 20% 的關稅,並稱其政府將在即將開展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中審查半導體及整個電子供應鏈。

目前的情況是,電子產品將暫時免受美國對等關稅的限制,但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仍需繳納 20% 的關稅。這意味著,一部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蘋果手機需繳納 20% 的關稅,而無需繳納川普政府今年至今已額外徵收的 145% 的關稅。

此舉對中國的電子產品出口商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被豁免的產品中,智慧型手機和電腦是規模最大的兩大類,約佔 2024 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 24%。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類電子產品價格便宜且性能高,徵收高關稅對消費者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對台灣而言,這項暫時性豁免的影響尤其顯著。新增的豁免產品的價值估計將達到台灣地區對美出口額的 40%。其中,自動資料處理機器的零件已佔台灣地區對美出口額的五分之一。由於這項豁免政策和 90 天的延期,台灣的加權新增關稅率降至約 5.5%。

南韓同樣受到影響,新增豁免產品的價值佔韓國對美出口額的約 10%,其中自動資料處理機器的零件是貢獻最大的部分。南韓的加權新增關稅率也將降至約 15%。

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潛在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份新增豁免產品的金額約佔亞洲對美出口額的 20%。例如,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市場,美國出口的暫時豁免電子產品佔當地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率分別高達 10%、6% 和 4%。因此,東亞這些科技產業鏈的主要出口國將獲得一次喘息的機會。

然而,面對即將實施的半導體產業的關稅,亞洲經濟體該如何因應?

首先,受影響的產品範圍遠超過市場預期。白宮發布的備忘錄顯示,受影響的不僅是半導體裝置和積體電路,而是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顯示器、晶片製造設備以及其他相關的高科技電子產品。

其次,目前從對等關稅清單中獲得的豁免並不能保證這些產品在未來不會被重新列入清單。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四年,干擾東亞各主要經濟體的生產、貿易和經濟成長。

在這種情況下,貿易夥伴可以嘗試透過向美國投入更多投資、增加從美國進口商品、為美國公司進一步開放市場准入以及消除非關稅壁壘等方式來減輕貿易赤字。然而,每種策略都有其限制。川普多次在社群媒體上聲明,美國實施的行業關稅是基於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長遠考量,因此在根本原則和方向上沒有談判餘地。

如果針對半導體產業的關稅沒有談判空間,亞洲的出口商可能需要做好應對重大負面影響的準備。參考早前對鋼鐵、鋁和汽車實施的產業關稅,亞洲的晶片製造商和電子產品生產商可能需要盡快為美國徵收 25% 的關稅做好準備。

加權指數
  • 234
  • 635
  • 38

20,532.99

-254.65-1.23%

櫃買指數
  • 126
  • 600
  • 32

219.39

-4.5-2.01%

電子指數
  • 29
  • 354
  • 11

1,113.08

-16.25-1.44%

金融指數
  • 7
  • 40
  • 1

1,981.35

-48.78-2.40%

非金電指
  • 209
  • 276
  • 30

13,499.63

+29.76++0.22%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