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AI超級電腦軍備賽白熱化:美國仍占主導地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AI超級電腦軍備賽白熱化:美國仍占主導地位(圖:shutterstock)
AI超級電腦軍備賽白熱化:美國仍占主導地位(圖:shutterstock)

根據一份分析 2019 年至 2025 年全球 500 台 AI 超級電腦的新報告,推動前沿 AI 發展的 AI 超級電腦,正經歷爆炸性增長。報告指出,AI 超級電腦的計算效能平均每九個月翻一倍,而硬體採購成本和電力需求則平均每年翻一番。

報告指出,到 2025 年 3 月,領先的系統——xAI 的 Colossus——使用了 20 萬片 AI 晶片,硬體成本高達 70 億美元,所需電力高達 300 兆瓦,相當於 25 萬戶家庭的用電量。

這份報告由喬治城大學、Epoch AI 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編寫,作者包括 Konstantin F.Pilz、James Sanders、Robi Rahman、Lennart Heim 等 4 位,他們透過系統性收集公共數據建立了包含超過 500 台 AI 超級電腦的資料集。報告定義 AI 超級電腦為使用 AI 晶片並達到當時領先系統至少 1% 計算效能的系統。研究人員承認,該資料集可能僅涵蓋了全球所有符合定義的 AI 超級電腦總容量的 10-20%。

所有權格局劇變:企業取代政府與學術界

報告揭示了 AI 超級電腦所有權的顯著轉變。隨著 AI 超級電腦從科學研究工具演變為產業機器,企業在 AI 超級電腦總效能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擴大,而政府和學術界所占的比重則不斷縮小。領先的私營部門系統的年增長率為 2.7 倍,遠超公共部門系統的 1.9 倍。

全球分布:美國遙遙領先,中國居次

在全球分布方面,資料顯示美國占據主導地位。在資料集中的 AI 超級電腦總效能中,美國約占 75%,中國以 15% 位居第二。截至 2025 年 3 月,資料集中所有位於美國的 AI 超級電腦總效能達到約 85 萬個 H100 等效單元,遠高於中國的 11 萬個 H100 等效單元和歐盟的 5 萬個。美國的總計算效能幾乎是中國的 9 倍,是歐盟的 17 倍。

誰擁有最多的晶片?

雖然報告強調,其對特定公司和晶片類型的覆蓋存在局限性且差異很大(例如,對 Meta 的覆蓋率約 43%,而對蘋果的覆蓋率為 0%;對 Google TPU 和自訂晶片的覆蓋率明顯差於 NVIDIA 和 AMD 晶片),但從國家分布的效能份額,可以推斷擁有最多 AI 超級電腦晶片的國家分布。

基於資料集的總效能(與晶片數量強相關),美國在 AI 超級電腦晶片總量上很可能在全球領先,顯著多於中國和歐盟。

資料集中,NVIDIA 晶片占總效能的絕大多數(約 75%),其中 H100/H200 是數量和效能份額最高的晶片類型。領先的 AI 超級電腦中的晶片數量以每年 1.6 倍的速度增長,從 2019 年 1 月 Summit 的 27,648 片 NVIDIA V100 增長到 2025 年 3 月 Colossus 的 20 萬片 NVIDIA H100/H200。

未來展望:指數級增長能否持續?

報告外推了這些驚人的增長趨勢。如果趨勢持續,到 2030 年,領先的 AI 超級電腦將達到 2×10^22 次 16 位元浮點運算 / 秒的效能,使用多達 200 萬片 AI 晶片,硬體成本可能達到 2000 億美元,電力需求高達 9 吉瓦。報告認為,考慮到 AI 晶片的預計生產增長,單一系統使用 200 萬片晶片的規模是可行的。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