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美再議中概股下市 市場憂川普來硬的 港股喜迎「潑天富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美媒 10 日報導,川普政府可能準備將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自美國交易所下市。即將上任的美國證交會 (SEC) 主席保羅 · 阿特金斯(Paul Atkins)可能會在上任後,處理退市問題。

在 2022 年中概股被摘牌事件後,中概股的「底線思維」發生了改變,赴港進行第二上市成為一種趨勢。近期美媒報導稱,川普政府有意將中概股自美國交易所退市,隨著美國共和黨和國會對這一話題的討論增多,市場開始擔憂中概股恐被強制退市。

受此消息影響,4 月 11 日,在美中概股普遍下跌,富途證券 (FUTU-US) 跌幅達到 6.7%,而滴滴出行 (DIDIY-US) 則一度下跌 25%。

類似的情況在 2022 年也曾出現,當時中概股因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頒布的新審計規定而面臨退市壓力。

2022 年 3 月,美國證監會(SEC)將逾百檔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納入「預定除牌名單」,包括阿里巴巴 (BABA-US)、京東 (JD-US) 和拼多多 (PDD-US) 等主要中概股。

儘管 2022 年中美之間簽署了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允許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審計機構進行檢查,但中概股的「底線思維」已經改變。為了因應可能的強制退市風險,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選擇赴港進行第二上市,以確保在美退市後仍能保留資本管道。

香港交易所自 2018 年開始進行上市製度改革,旨在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掛牌。允許尚未獲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並開放同股不同權限制,使得中概股回流香港市場成為可能。阿里巴巴作為首家同股不同權中概股回港進行第二上市的企業,被視為這一潮流的開端。

港交所的改革措施也加速進行,2022 年 1 月,港交所修訂了《海外上市發行人制度》,放寬了中概股回流的門檻。對中概股而言,第二上市不僅流程相對簡單,還能避免兩地股份互動產生差價的風險。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第二上市的公司在主要上市地被強制退市,其在港的交易一般不會受到影響,但必須盡快將第二上市轉換為主要上市。這個轉換過程將使得公司需要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規則,儘管通常會給予過渡期以便公司整改。

隨著市場對中概股可能再次面臨退市壓力的討論加劇,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應提前做好準備,主動申請在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以避免市場混亂。總之,面對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和市場壓力,中概股的未來發展仍需密切關注。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