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歐盟擬撤回對中國貿易調查 引發美方關注與歐洲內部分歧
彭博周五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盟目前正討論是否撤回對中國的敏感貿易調查,該調查涉及中國對立陶宛的所謂經濟脅迫行為。此舉已引發華府的不滿,因為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視此為對北京政府的妥協,並可能強化其對歐盟軟弱立場的看法。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已表明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而歐盟若選擇停止此案,將加深其團隊對歐洲處理與中國關係的擔憂。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表示,案件證據仍然堅實,難以理解歐盟執委為何在一年前暫停此案後仍未恢復調查。
歐盟於 2022 年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 對中國提出訴訟,指控北京對立陶宛實施貿易限制,報復該國在首都設立台灣代表處。中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並多次要求各國停止與台灣政府的官方接觸。
立陶宛政府曾表示,該國遭遇經濟脅迫,並被剔除出中國的海關系統。儘管歐盟在 2021 年 12 月強烈批評中國的行為並將此事提交 WTO,但立陶宛在 2023 年報告稱,與中國的貿易已穩定,並且海關限制已被解除。2024 年 1 月,歐盟決定暫停該案件,這一決定引發了長達一年的遊說與政治博弈。多個歐洲首都擔心,若放棄訴訟,將可能創造不良先例,讓中國在貿易問題上肆無忌憚。
儘管一些歐盟官員認為繼續案件風險過大,可能會導致失敗,並使歐盟看起來軟弱,但歐洲成員國間的分歧依然存在。一些成員國擔心放棄訴訟將削弱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立場,而立陶宛則對歐盟委員會未能與其充分溝通此決定表示不滿。
對美國而言,若歐盟最終撤回此案,將錯失加強美歐在應對中國方面的合作機會。即使案件敗訴,華府也認為這將證明 WTO 無力應對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挑戰。相比之下,歐盟則認為 WTO 需要進行改革,並應繼續致力於解決爭端。
在此背景下,美國與歐洲之間的關係面臨考驗。川普政府曾威脅對歐盟徵收關稅,並指責歐盟在中國問題上表現軟弱。此案的處理將成為檢驗新一屆美國政府與歐洲如何應對中國問題的一個重要指標。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外部壓力,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壓力,影響歐盟執委會的決定。然而,若歐盟在下周未重新啟動此案,案件將自動失效,這將是歐盟與中國貿易爭端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截稿前,歐盟執委會發言人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而川普過渡團隊的發言人則未對評論請求做出回應。
本篇文章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