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英穩達破產後 僅存台廠成太陽能產業「適者」
英業達 (2356-TW) 今 (1) 日宣布,旗下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子公司英穩達聲請破產,成為又一家大廠退出太陽能產業,回頭盤點現今僅存的台灣太陽能業者,大多已轉向布局高技術含量電池,以及多角化產業領域,擺脫過往電池市場面臨價格戰陰霾,成為太陽能市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下的「適者」。
太陽能產業近 10 年波動幅度大,自中國政府祭出補貼政策後,太陽能建置門檻大幅降低,眾多業者爭相投入生產,導致全球供給大於需求,衝擊價格暴跌,曾為全球太陽能生產重鎮的台灣,也因多數業者連年虧損,淡出國際市場,改由紅色供應鏈全面接手。
先前曾大力投資太陽能產業的大廠,包含台積電 (2330-TW)、聯電 (2303-TW)、台達電 (2308-TW) 與英業達,近年各廠都認清投資現況、認賠出場,為先前大廠跨足太陽能投資熱潮畫下句點。
不過,觀察現今僅存的太陽能業者,包括聯合再生 (3576-TW)、元晶 (6443-TW)、茂迪 (6244-TW) 等,除了已脫離價格戰為主的電池市場,也紛紛轉向布局技術含金量高的電池市場以及模組產業,且為因應綠電大趨勢,更布局電廠,期望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力拚擺脫過往連年虧損的印象。
其中,元晶就以特規型太陽能電池打入特斯拉 (TSLA-US) 旗下太陽能事業,成為客戶布局新能源的重要夥伴,茂迪同樣投入研發新世代電池 TOPCon,並進入商業化階段,預計明年將擴充超過 10 倍的新產能,滿足客戶需求,為台灣太陽能產業開啟新的一頁。
聯合再生則是訂定三大策略,包括模組、儲能以及系統建置事業,為三合一帶來轉型契機,國碩 (2406-TW) 集團除了鞏固自身的導電銲帶 (Ribbon) 事業,也為旗下碩禾 (3691-TW) 制定轉型計畫,跨入動力電池領域,攜手鴻海 (2317-TW) 打世界盃。
台灣太陽能產業歷經多年磨練,加上政府政策扶持,已各憑本事站穩市場,並藉由轉型策略,朝向穩健獲利的方向前進,為台灣太陽能脫離虧損不見盡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