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出口激增+股債買氣旺 中國外匯存底首度突破1兆美元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疫情期間對中國商品的強勁需求,帶動中國出口商的海外收入激增,加上這段期間中國經濟保持彈性,人民幣走強,吸引海外投資客紛紛湧入中國股票和債券,今年中國銀行的外匯存底首度超過 1 兆美元。

根據《彭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5 月底,中國商業銀行的外匯存底達 1.38 兆美元,創下記錄新高,其中大部分為存款,截至 5 月的一年間,外幣存款成長逾 2600 億美元,為 2002 年以來最高。

過去一年來,由於人民幣計價債券殖利率相對較高,海外投資人紛紛搶購在岸人民幣債券。此外,正當全球其他國家還在與疫情搏鬥之際,中國工廠已陸續復工,帶動出口猛增,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然而,既使外匯流入量增加,中國銀行並沒有太多管道可能運用這些外匯,且若選擇在境內出售,則可能對人民幣形成壓力。目前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已逼近 5 年高點,使北京政府改革外匯市場及放鬆資本管制的行動顯得更加急迫。

另一方面,大量外匯資金流入也將中國的美元存款利率壓至近歷史新低,僅為美國當地融資成本的三分之一,此情況促使銀行積極以美元購買人民幣,北京方面擔憂,過於強勢的人民幣可能導致熱錢湧入,對中國出口商造成傷害。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 (Oxford University’s China Centre) 研究助理 George Magnus 表示,部分中國官員可能將外匯流動性視為一項令人驕傲的成就,部分官員則擔憂美元大量流入似乎過度輕鬆,雖然資金流入是好事,一旦資金流向轉彎,金融穩定將面臨大問題。

Magnus 認為,中國的美元外匯存底增加是「隨機且很可能是暫時的」,會在其他國家經濟復甦後開始放緩,但這種情況也為中國實施改革和放寬資本管制帶來更多機會。

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ed Plc) 駐香港的中國宏觀策略師 Becky Liu 稱道,中國將利用美元流動性充裕的機會,讓跨境資金流動變得更加平衡,決策者將在未來 2-3 年持續放寬資金流出管道。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加權指數
  • 234
  • 635
  • 38

20,532.99

-254.65-1.23%

櫃買指數
  • 126
  • 600
  • 32

219.39

-4.5-2.01%

電子指數
  • 29
  • 354
  • 11

1,113.08

-16.25-1.44%

金融指數
  • 7
  • 40
  • 1

1,981.35

-48.78-2.40%

非金電指
  • 209
  • 276
  • 30

13,499.63

+29.76++0.22%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