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帆專欄】亞洲正在復甦
中國是第一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例如工業產值等關鍵經濟活動資料正回到接近疫情前的水準,零售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復甦速度沒有那麼快,但 4 月份的資料已進一步改善。
雖然全球經濟放緩的勢頭依然會衝擊地區經濟,但逐步復甦為下行提供緩衝,尤其是在北亞地區。韓國和台灣實施了較為軟性的有選擇性自行關閉企業和在家辦公的建議。科技週期好轉、對中國的出口不斷改善以及消費信心走強,這會使得第二季 GDP 萎縮的幅度限制在中個位數。我們還預計這些市場將更快重新開放與中國的旅行。
而東盟部分地區和印度,形勢更具挑戰性,我們認為這些地區第二季 GDP 將呈現兩位數的降幅,原因在於其所推出的抗疫措施不太成功。新加坡仍在實施相對較為嚴格的封鎖措施,但得益於放鬆的控制措施和財政支持,應該會顯現出更好的狀態。東盟四國和印度推出的旨在重新開放的舉措表明,政策制定者們將支持冒著疫情二次傳播的風險復產。
各國以中國復甦為樣板,首先開始復產,然後恢復國內服務,最後使國際旅行正常化。我們認為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復甦勢頭將較為一致,隨著貿易開始復甦,亞洲(不含日本)地區將回歸中個位數的增幅。
政策「水龍頭」大開
世界各國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紛紛推出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措施,中國早早採取行動,放鬆財政刺和貨幣激措施,財政刺激為 GDP 7-8%, 央行大幅下調中期借貸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4 月時社會融資總量增長超 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佈「六保」和「六穩」,目標是在疫情期間穩定就業並支持經濟增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未設定 2020 年 GDP 增長目標,貨幣和信貸增長目標表明將實施進一步寬鬆。財政預算赤字目標上升至約 3.6%,並將發行 3.7 兆地方政府專項債,以支持基建,中國中央政府表示仍將致力於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通過下調政策利率以及加快貨幣增長,亞洲的其他市場也已實施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韓國、東盟和印度過去幾個月的經濟增速超過了 2%。
藥物方面有希望的進展
疫苗和抗病毒藥物方面的進展已推動全球股市和油價走高,因如果能夠治癒,將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加大膽地解除封鎖措施。在治療性藥物治療方面繼續取得進展,雖然對於能夠成功開發出疫苗正建立起信心,但藥物試驗頻頻遭遇挫折,而可擴大製藥規模的速度(有可能在 2021 年)仍然尚無定論。
中美緊張局勢重新浮現
5 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是否能夠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提出質疑,中國中央政府表示仍將致力於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之前進展較緩主要受疫情影響。但美國對中國高科技領域壓力一直持續,最近又採取了針對華為的新的技術限制措施,並且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旨在強迫提高在中國企業美國存托憑證上的財務透明度。中美在貿易,科技和金融領域壓力猶存,也是 2020 年市場主要風險之一。我們認為兩國打打談談已成為新常態,投資者應繼續保持投資,同時管理下行風險。
專欄為個人立場,與鉅亨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