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科技評論:中芯14奈米年內出貨 追上台積電南京廠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中國中芯國際 (0981-HK) 在去年宣布 14 奈米 FinFET 製程研發成功後,今年將如期開始出貨貢獻營收,正式追上台積電 (2330-TW) 南京 12 吋晶圓廠的 16 奈米工藝,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分析,中芯國際半導體製程大躍進功臣,即是聯合首席執行長梁孟松。
曾任台積電前研發處長的梁孟松,先前也曾轉投三星,之後才輾轉到中芯國際效力,而梁孟松到中芯國際短短不到 10 個月的時間,就令中芯卡關 3 年多的 14 奈米製程獲得突破,甚至在今年開始貢獻營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指出,梁孟松主要為中芯國際帶來了「孟松三箭」:
第一箭是首顆採用 FinFET 製程製造的 14 奈米晶片,創下中國首顆 FinFET 製程自產晶片之里程碑,中芯國際 14 奈米 FinFET 工藝將同時瞄準全球客戶,不是只有國內的 IC 設計客戶,目前已經有超過 10 個流片客戶數量。
第二箭是 12 奈米工藝,主要是強化第一代 FinFET 技術,而也已經進入客戶的導入階段,預計年底將有幾個客戶進行流片。
第三支箭是第二代 FinFET 工藝,暫定 N+1 技術世代,目前也密集與客戶接觸討論此中商機,未來應用領域包括處理器、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
台積電南京 12 吋晶圓廠 16 奈米晶片量產時,是中國境內最高階的工藝技術,而當時中芯國際最高階技術僅是 28 奈米。
而未來,台積電針對 16 奈米的微縮版本 12 奈米工藝,也將轉移至南京廠,但日程未定;而中芯方面,已計劃年底小量生產 14 奈米,再由 12 奈米接棒,計劃追趕上台積電南京廠。
中芯國際在 8 月 8 日的董事會後也已宣布新的獨立董事人選,原本該職位是由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隨著蔣尚義請辭赴武漢弘芯擔任首席執行長,該職務空出,故中芯國際宣布,改由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出任。
對於中芯 14 奈米製程已獲得突破,甚至今年開始貢獻營收,市場多有議論是否中芯可能追趕上台積電技術,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台積電領先中芯國際不只三個世代的製程,中芯量產 14 奈米工藝晶片對台積電來說,其實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