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運光電取得美國軍品出口資格搶攻國防、無人機新藍海

網通廠達運光電 (8045-TW) 今 (27) 日參與 IR Trust 與國泰證券舉辦的「2025 國防軍備產業研討會」,分享公司在國防科技與智慧聯網領域的布局策略,子ˊ公司艾斯特物聯科技董事長戴家維指出,達運光電透過智慧聯網 AIoT 應用,不僅擴展國防物聯網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更強化長期技術可見度與穩定交付能力。
達運光電指出,在國防科技領域,已取得美國國防貿易管制局 DDTC 認證,具備軍品出口資格。公司自主研發的 AI 熱顯像辨識系統及海岸哨兵整合方案,具備即時監控、全天候防護能力。目前已完成的專案包括智慧港監系統 2.68 億元、全台動態車牌辨識服務 1.5 億元、環島岸際監控系統 3.6 億元等。
達運取得國防部夜視系統專案總金額達 10.5 億元,後續擴充案達 3 億元,共需供應約 40,000 組產品。公司在無人機相關技術上也積極布局。
達運光電可提供甲式與戊式無人機整機組裝,包括 SDR 通訊模組、GPS 抗干擾系統、三光鏡頭模組等關鍵零組件,並投資美商發展 AI 無人機驅動軟體,與日系客戶合作開發無人機防禦系統,已在 2025 年 Neo Star Demo Show 中獲得評審團首獎。
達運光電提到,台灣國防預算持續增長為達運光電帶來商機。2026 年國土安全韌性特別預算編列 1,500 億元,其中相關支出達 93 億元。另一筆 7,000 億元特別預算於 2024 年 9 月通過,相關支出超過 300 億元,涵蓋海岸監偵雷達、無人機系統、AI 輔助決策平台等項目。
達運光電指出,2025 年預計承接的延續性專案包括智慧港監第二期、全台科技執法系統、環島岸際監控系統第二期 234 處等。達運光電在技術研發上維持高強度投入。2024 年研發費用 1.05 億元,占營收 6.05%,研發團隊涵蓋光電子、寬頻 RF、數位軟體等領域。
達運光電提到,公司產品須通過 200 項以上功能參數量測、18 種電子電氣相容性測試及 20 項機械環境可靠度測試,確保符合工業規格認證規範,並自建完整實驗室,為台灣唯一、美國不超過五個擁有此等級設施的廠商。
達運光電也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達運光電與美系客戶合作,三年內投資 1 億元在台灣成立產業中心,發展 3D 列印國防應用,並與歐系客戶洽談熱顯像技術轉移,並投資美系客戶在台技術團隊,發展低軌衛星通訊方案;東南亞市場部分,泰國災害防救與減災署 AI 物聯網火場模擬系統專案金額已達 1273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 億元)。
達運光電提到,公司在產品製造上堅持 100% 台灣製造。透過垂直整合光傳輸產品線、加速物聯網軟硬體整合,運用大量數據訓練 AI 模型,提升軟體護城河競爭力,為未來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