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如何甩開對手?分析師點出勝負關鍵

據《MarketWatch》報導,時間點最快可能在明年,也可能拖到本年代末,但有一位分析師堅信,特斯拉 (Tesla)(TSLA-US) 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過程中,將讓傳統車廠陷入苦戰,甚至變得「過時」。
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Rob Wertheimer 在周一 (24 日) 給投資人的報告中寫道,「我們之所以在近期報告中把特斯拉列為『必備持股』——儘管存在許多風險——是因為這個世界即將迎來劇烈改變。」
Wertheimer 預估,未來五年將有「數千億美元的價值」從其他公司流向特斯拉。他表示,引發這項信心的「火花」,是特斯拉最新版本的全自動駕駛 (Full Self-Driving, FSD) 軟體。特斯拉聲稱,啟用 FSD 後能大幅提升駕駛安全。
這套軟體已在美國上市多年,也是特斯拉打造自動化叫車服務的核心。根據特斯拉的安全報告,FSD 啟用狀態下累積行駛里程已超過 65 億英里。
Wertheimer 認為,正是這種能夠大量收集真實行駛資料的能力,再加上其他優勢,讓特斯拉領先競爭對手。
他表示,「過去十年,甚至到一兩年前,我們都認為其他公司能很快追上,」「但現在,我們不太確定了。」
目前,特斯拉的叫車服務在德州奧斯汀 (Austin) 與舊金山灣區 (Bay Area) 營運,不過車上仍配置安全監督員,需要時可介入。
特斯拉目標在 12 月底前於至少 7 座城市提供服務,並在奧斯汀移除安全監督員,同時擴增車隊。專門設計用於機器人計程車 (robotaxi) 的 Cybercab 車型預計 4 月開始生產。
Wertheimer 認為,通用 (General Motors)(GM-US) 與福特 (Ford Motor)(F-US) 等傳統車廠落後太多,難以追上,而亞馬遜 (Amazon)(AMZN-US) 旗下 Zoox 等小型新創,可能無法有效擴大規模。
至於特斯拉在美國最強的競爭者 Waymo,Wertheimer 表示,該公司「穩扎穩打」策略與高成本車隊可能成為劣勢。這家由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支持的 16 年新創,目前在 5 座城市提供全自動無人計程車服務,並規劃短期內擴至另外 12 座城市。
分析師也指出,特斯拉採用「純攝影機」的自駕方案,成本相對便宜,而多數競爭者則倚賴光學雷達 (Lidar) 技術。雖然更昂貴,但技術支持者認為那能提升安全性。
他也指出,執行長馬斯克近期談到下一代 AI5 晶片的開發進展,該晶片將為 Optimus 機器人及特斯拉車輛提供運算能力。馬斯克表示,AI5 將比市面晶片「更便宜、效能更強」,預計 2027 年開始量產。
馬斯克在 10 月時表示,「我們追求極致簡化。AI5 的每瓦 (watt) 效能可能提升兩到三倍,最佳效能相比其他 AI 晶片,可能好上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