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全球銅價飆升至歷史高點!礦石短缺與數據中心需求使1萬美元成新底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銅價飆升至歷史高點。(圖:Shutterstock)
全球銅價飆升至歷史高點。(圖:Shutterstock)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數位基礎建設快速擴張的背景下,被視為「新時代石油」的銅持續供不應求,國際價格再度站上歷史高位。

根據《日經》報導,銅的國際價格正逼近歷史高點,市場因看好礦石短缺與數據中心需求強勁而吸引大量資金湧入推升報價。

此外,在普遍認為礦石供應問題短期無法解決的背景下,銅錠減產的疑慮進一步升溫。部分分析更指出,銅價未來有機會穩定維持在每噸一萬美元以上。

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 個月期貨,在 10 月 29 日一度觸及每噸 1.12 萬美元,創下自 2024 年 5 月以來新高,進入 11 月後仍維持於高檔區間。

銅價強勢主要來自礦石供應的不確定性。9 月初,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礦場發生泥石流事故;而剛果民主共和國與智利的主要礦場亦陸續傳出事故。供應接連中斷,市場對短期供應缺口的擔憂快速升溫。

銅是電動車(EV)、高效能伺服器與大型數據中心不可或缺的導電金屬,需求量持續擴大已成共識。

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預測,2025 年全球銅消費將年增 3%,2026 年再增 2.1%。

國際能源署(IEA)亦指出,在設想推動脫碳化的「淨零排放情境 (NZE)」下,2050 年的銅需求將比 2024 年增加 5 成以上。

銅價在 2011 年首度突破 1 萬美元大關,之後雖多次衝破但始終站不穩。然而,隨著供需環境大幅改變,年平均價已穩步上揚。至 2025 年 11 月 11 日,銅價年均已達約 9750 美元/噸,較疫情期間的 2020 年大增六成。

高盛於 10 月發布報告《1 萬美元將成為新的價格下限》指出,由於礦山供應受限,加上 AI 驅動的需求擴張,預期銅價未來將以 1 萬美元為地板價,並於 2026 至 2027 年間維持在 1 萬至 1.1 萬美元之間波動。

市場上也開始出現銅錠減產的預期。冶煉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礦石加工銅錠的加工費。然而,由於礦石品質下降等因素,礦山公司作為賣方提高礦石售價的現像已成為常態。

早在礦場事故發生之前,冶煉公司就面臨獲利困難。日本冶煉產業已率先反映危機:三菱材料 10 月宣布,將在 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3 月期間減產銅錠 14%,理由之一即為礦石採購條件惡化。

三菱材料與 JX 金屬等四家公司並於 11 月 11 日宣布協商原料採購整合,以強化競爭力。

專家警告,若礦石短缺惡化,全球冶煉廠可能面臨更大規模的減產風潮。日本市場風險顧問公司共同代表新村直弘指出,「如同西班牙與韓國的處境,全球其他地區的冶煉能力也可能迅速縮減。」

若銅價維持高位不下,勢必推升電動車、家電、伺服器等終端產品的成本,通膨壓力可能再被點燃。同時,企業也可能加速尋求替代金屬,如鋁等導電材料,以降低製造成本。

市場雖不排除投資資金因獲利了結而造成短線回檔,但在礦石短缺短期難以改善的情況下,分析普遍認為銅價將持續圍繞每噸 1 萬美元附近高檔震盪。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