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暴跌:流動性緊縮何時休止?

全球金融市場本周普遍暴跌,不僅 A 股跟隨美股下跌,黃金和加密貨幣也同時下挫,唯獨美元指數重新站上 100 點大關。
據《格隆匯》報導,市場分析師認為,這波下跌最關鍵的是流動性問題導致的下殺,並非由更為可怕的全球經濟衰退所引起。
流動性緊縮的根源與加劇
這波全球流動性緊縮的源頭始於美國政府的停擺。政府停擺使得財政部本應流向市場的資金受阻,導致美國短期融資市場(短融市場)利率飆升。隨後,10 月 30 日凌晨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議息會議後的發言,為市場投下了不確定性,他表示 12 月是否繼續降息「完全不確定,遠未成定局」。
11 月 4 日晚間,美國參議院撥款方案未能通過的消息,使原本強撐的市場徹底破防,美股、黃金、加密貨幣出現共振暴跌。
即使美國政府後來如期結束停擺,流動性也未恢復。更糟的是,部分重要經濟數據無法按時發布,使得聯準會官員間的分歧日益公開化,市場共識難以統一。特別是美國政府宣布本周不發布 10 月份非農數據,將其併入 12 月,且安排在聯準會會議之後。這使得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預期大減,降息機率一度降至 32%。
流動性危機預計結束的時間線
由於當前的危機根源於流動性,而非複雜難解的經濟衰退,因此它有明確的解決時間線。這波流動性殺戮主要繫於聯準會的行動時程:
1. 12 月 1 日: 聯準會將停止拋售國債,停止縮表。這被視為短期內緩解美國短融市場壓力的重要舉措,且預計未來可能重新擴表。
2. 12 月 10 日: 聯準會舉行本年度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在缺乏關鍵數據的情況下,市場預計極大機率不會降息。然而,對於市場而言,導致流動性殺戮的不確定因素屆時將塵埃落定。
3. 12 月 16 日: 美國將會發布累積的 10 月和 11 月就業報告。由於政府停擺已造成實質經濟損失,且當前數據已顯示經濟走弱,預計這份數據將會表現不佳。
市場分析認為,藉由這些關鍵事件的推進,全球流動性殺戮將在 12 月中旬很可能結束。此外,若美國的 CPI 和 PCE 數據能提前發布且表現不至於太糟糕(通膨可控),流動性殺戮則有可能提前終結。聯準會官員目前的主要擔憂仍在於通膨,一旦通膨數據穩定,天平將立即傾向降息,美元指數隨之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