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承諾轉行動!55億熱帶森林資金打頭陣 富蘭克林:氣候變遷投資迎新局

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30) 今年於 11/10~11/21 在巴西亞馬遜雨林門戶城市貝倫 (Belém) 登場,這是自 1992 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後,巴西再次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也被稱為「自然 COP」,強調以亞馬遜雨林為核心討論氣候解方,主辦國巴西推動的「熱帶森林永續機制」(TFFF) 首日即有 55 億美元資金承諾加入,用以支持保護森林的國家。
ESG 環境面:企業永續與全球氣候行動成關鍵角色
從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角度來看,E - 環境(Environment)不僅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更是全球氣候行動的核心,其中涵蓋企業在碳排放、能源使用、資源管理、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等方面的責任與表現。當前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企業若能積極落實環境責任,推動低碳轉型、採用再生能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衝擊,也能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品牌形象。
以本次 COP30 為例,亞馬遜雨林的保護與永續管理正是全球 ESG 標準實踐的縮影,透過國際合作與資金投入,展現環境議題在全球治理與投資領域的重要性。
氣候風險影響加劇,淨零轉型勢在必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今年氣候峰會因為美中印三大排碳大國領袖缺席,市場關注程度不如過往,但全球氣候變遷對經濟、人類福祉及社會安全的影響並未因此消失。根據聯合國統計 (2025 年 6 月),過去十年,氣候災害已造成約 2.5 億人流離失所、約當每天超過 6.7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較截至 2023 年底的過去十年平均值增加了 10%。而德國環境組織 Germanwatch 11 月公布最新「氣候風險指數」(CRI) 顯示,1995~2024 年 30 年間發生的 9700 起極端氣候事件,造成 83 萬人死亡,通膨調整後的經濟損失超過 4.5 兆美元,其中以海島型及中低收入國家受衝擊最大,但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法國及義大利也難逃其累。
AI 發展推升電力需求,低碳基建商機湧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經理人克雷格 · 卡麥隆 (Craig Cameron) 指出,在氣候風險加劇共識下,預期脫碳 (decarbonization) 和去全球化 (deglobalization) 兩大主軸,將主導未來幾年的投資方向,尤其在川普 2.0 採取的關稅及貿易政策下,去全球化更成為今年的焦點,也是團隊的側重方向,例如美國製造的太陽能公司。而透過氣候變遷投資流程也可發現,除了全球氣候威脅之外,近年來 AI 發展帶動了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預期全球仍將持續投入減碳行動的基礎建設投資。
掌握低碳轉型商機,布局永續未來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著眼全球景氣放緩但仍具備韌性,寬鬆資金環境有利氣候變遷這種投資期間較長且資金投入較高的項目,再加上 AI 發展需要龐大的電力支持、低碳排電力不可或缺,將可望嘉惠相關產業類股的投資前景,迎來淨零轉型商機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