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封殺」輝達!要求拆除已安裝外國AI晶片、取消購買計畫

據悉,中國政府近期發布指引,要求所有獲得國家資金支持的新建資料中心專案,只能使用國產人工智慧(AI)晶片,對輝達 (NVDA-US) 回歸中國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根據《路透》報導,消息來源指出,對於完成度低於 30% 的資料中心,中國當局已要求移除所有已安裝的外國晶片,或取消購買計畫;對於進度較高的專案,則採取個案審核方式決定。
此舉被視為中國在美中貿易緊張暫停期間,針對關鍵基礎設施去除外國科技的最激進措施之一,也彰顯其追求 AI 晶片自給自足的決心。
中國對高階 AI 晶片的需求,包括輝達所生產的晶片,一直是中美科技競爭的焦點。
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美國政府將「允許他們與輝達進行交易,但不會涉及最先進的晶片」。
然而,中國最新指引可能徹底打擊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回歸希望,並為華為等國產晶片廠商提供更多銷售機會。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該指引是否適用於全國,或僅限於部分省份,且也未透露是哪些中國監管機構發布命令。
除了輝達,向中國出售資料中心晶片的外國廠商還包括超微半導體 (AMD-US) 與英特爾 (INTC-US) 。
《路透》對中國政府標案的回顧顯示,自 2021 年以來,中國 AI 資料中心專案已獲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國家資金支持。
中國大多數資料中心均獲得部分國家資金補助,但尚不清楚有多少專案受新指引影響。
消息人士指出,一些專案已在動工前被迫暫停,例如西北某省計畫部署輝達晶片的專案,即因該指引而暫停。
輝達成最大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這項政策將對輝達造成最大衝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多次向川普及政府遊說,要求允許向中國銷售更多 AI 晶片。他認為,讓中國 AI 產業依賴美國硬體,對美國利益有利。
據公司資料,目前輝達在中國 AI 晶片市場的占有率為零,而 2022 年曾高達 95%。
即便美中達成協議允許美國恢復向中國銷售先進晶片,若中國將輝達等外國晶片排除在大型國家資金資料中心專案之外,也將剝奪其在中國的大量收入。
消息人士表示,新出台的資料中心指引涵蓋了輝達 H20 晶片,即美國公司被允許銷售給中國的最先進 AI 晶片,同時也涉及更強大的處理器如 B200 和 H200。
雖然 B200 和 H200 晶片因美國出口管制禁止運往中國,但透過灰色市場仍可流通。
中國國產晶片受益
相較之下,對中國國產晶片企業而言,此政策提供龐大商機。中國 AI 晶片製造商包括華為、寒武紀 (688256-CN) 、MetaX、摩爾線程(Moore Threads)及燧原科技(Enflame)等。
這些公司的產品已能與部分輝達晶片競爭。然而,由於開發者習慣輝達成熟的軟體生態系統,國產晶片替代方案仍面臨市場接受度挑戰。
此外,排除外國晶片參與大型國家資金資料中心專案,也可能擴大中美 AI 運算能力差距。
美國科技巨頭如微軟 (MSFT-US) 、Meta(META-US) 及 OpenAI 已投入數千億美元建置以輝達高階晶片為核心的資料中心,而中國主要晶片製造商如中芯國際 (688981-CN) 則因美國半導體設備制裁,面臨先進晶片產能受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