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八成英國學生依賴AI!牛津示警:青少年思考更快卻更膚淺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牛津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在AI協助下學習速度更快,卻失去批判性思考的深度。(圖:Shutterstock)
牛津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在AI協助下學習速度更快,卻失去批判性思考的深度。(圖:Shutterstock)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15 日) 報導,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研究顯示,八成英國青少年使用 AI 工具完成課業。研究發現,這些工具雖能提升學習速度,卻可能削弱批判性思考能力。

AI 正在改變新世代的學習方式,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更指出,AI 可能也在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

速度與深度的拉鋸:AI 重塑學習模式

牛津大學出版社於 8 月針對 2,000 名 13 至 18 歲英國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八成受訪青少年使用 AI 工具完成學業與作業。許多學生表示,這些工具幫助他們「思考得更快」、「解決難題」,但專家警告,這種新獲得的流暢性可能付出代價。

歐洲教育神經科學中心主任、報告共同作者 Erika Galea 表示:「當今學生開始與機器並肩思考,他們在處理想法時變得更流暢、更快速,但有時卻失去了暫停、提問和獨立思考帶來的深度。」

她補充:「未來真正的挑戰不是掌握技術,而是在合成認知與 AI 時代,維護人類思想的深度。」

13 歲男孩坦言:已經依賴 AI

儘管超過九成學生表示,AI 至少幫助他們發展一項學術技能,但六成學生也認為 AI 正在其他方面損害他們的能力:四分之一學生表示 AI 讓學習變得「太容易」,十分之一學生認為 AI 限制創造力、降低批判性思考需求。

一名 13 歲男孩坦言,他現在已經「對它產生依賴」。

教師們同樣感到擔憂。三分之一學生表示,教師對在課堂使用 AI 缺乏信心,51% 學生希望學校提供更明確指引,說明何時應負責任地使用這些工具。

教育目標不變:獨立思考才是關鍵

牛津研究人員主張,教育體系必須進化,在運用 AI 教學的同時,避免讓學生像 AI 那樣思考。

教師兼《課堂上的 Alpha 世代》共同作者 Olga Sayer 在報告中表示:「AI 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但沒有改變我們學習的原因。」她補充:「教育的最終目標始終如一,就是獨立且創造性地思考,並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

牛津研究人員呼籲學校納入 AI 素養、後設認知訓練與教師支援,協助學生平衡速度與反思——確保他們不只學得更快,更要學得更聰明。

在 ChatGPT 與即時解答的時代,新世代學習者或許精通 AI,但除非獲得謹慎引導,否則他們可能淪為牛津研究人員所稱的「合成」思考者:快速、高效、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卻缺少真正學習所需的深度。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