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AI驅動處理器市場轉型 GPU去年銷售額超越CPU 年增長126%!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圖:REUTERS/TPG)
(圖:REUTERS/TPG)

市場研究和技術分析公司 Yole Group 近日發布《2025 年處理器產業狀況》報告,指出全球處理器市場正經歷由生成式 AI 與雲端基礎設施所推動的深刻變革。

Yole Group 提到,2024 年 GPU 銷售額超越 APU 和 CPU,成為各類處理器中的銷售冠軍。其銷售額達 1,130 億美元,佔總處理器銷售額的 39%,一年內達到 126% 的成長,主要受到輝達 (NVDA-US) 主導地位及生成式 AI 模型對 GPU 需求增加的推動。

Yole Group 預測,到 2030 年,GPU 市場規模將達到 2390 億美元,是 2024 年的兩倍以上,背後原因是伺服器 GPU 平均售價的上升。此外,美國出口限制已重塑市場競爭格局,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儘管目前 GPU 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專為人工智能應用設計的集成電路(AI ASIC)正逐漸成為戰略替代方案。

AI ASIC 是根據產品需求特定設計和製造的集成電路,其算力水平通常高於 GPU 和 FPGA,但初始投入較大,且專業性強,限制了其通用性。隨著算法的改變,計算能力可能會大幅下降,需重新定制。

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如 Google(GOOGL-US)和亞馬遜 (AMZN-US) 正大量投資專有解決方案,以減少對輝達 GPU 的依賴。Google 自 2013 年以來秘密研發專注於 AI 機器學習的 TPU 晶片,並於 2016 年公開,專為深度學習模型執行大規模矩陣運算而設計。亞馬遜則推出了其自研 AI 晶片 Trainium,旨在提高自身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

預測顯示,2024 年至 2030 年間,AI ASIC 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 45%,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90 億美元增長至 2030 年的 850 億美元,成為行業增長最快的部分。其他類型的處理器銷售情況各異:DPU 的增長與人工智能及伺服器需求相關,預計到 2030 年將增長至 170 億美元;FPGA 的銷售額在 2024 年出現下滑,但預計將逐步穩定,2030 年前市場規模達 80 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受到汽車應用的支撐。

市場層面,2024 年電信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越移動與消費領域,達 53%。預計到 2030 年,這一比例將升至 66%,凸顯雲端人工智能部署的核心作用。汽車行業,特別是與 ADAS 及娛樂系統相關的應用,亦是增長引擎,預計 2030 年前年增長率將達 15%。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指出,在與輝達管理層會談後,對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需求信心增強,維持「增持”」級,目標價設為 210 美元,對應總市值約 5.1 兆美元。這一評估反映了市場對 GPU 驅動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的樂觀預期,以及輝達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

報告強調,全球雲資本支出持續擴張,運算核心正從 CPU 向 GPU 加速遷移,這一趨勢成為輝達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 AI 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應用,對算力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輝達憑藉其在 GPU 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 CUDA 等生態系統的優勢,成為 AI 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供應商。

針對輝達與 OpenAI 合作引發的供應商融資議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團隊認為,這一模式是「需求加速器」。輝達正通過投資 CoreWeave (CRWV-US) 及英國主權基金等方式擴大數據中心產能,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策略不僅能加速 AI 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為輝達帶來了更多市場機會,未來有望在更多企業中複製,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