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盤後〉川普放軟仍未消除貿易戰疑慮 滬指二連黑 稀土類股逆勢飆漲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 (13 日) 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黑,上證指數(SSEC) 大幅開低測試 3800 點大關後收斂跌幅,因投資人對貿易緊張局勢感到擔憂,即使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末表示願意進行談判。
滬指周一收低 0.19% 至 3889.5 點,深證成指 (SZI) 亦跌 0.93% 至 13231.47 點,創業板指收黑 1.11% 至 3079.76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2.35 兆元,較上一交易日量縮 1609 億元。北方稀土成交額居首,為 214.56 億元,其次為中興通訊、中芯國際、寧德時代、立訊精密,成交額分別為 193.18 億元、186.43 億元、176.19 億元、153.06 億元。
大盤方面,汽車、傳媒、石油、釀酒、醫藥、券商等類股走低,寧波華翔、日盈電子、斯菱股份、恆帥股份、新泉股份、浙江榮泰等跌超 6%,家用電器股亦表現不佳,比依股份、榮泰健康、三花智控、科沃斯、石頭科技等跌超 5%,同洲電子與兆馳股份等股跌超 3%,皓元醫藥、南微醫學、百普賽斯、天目藥業、博騰股份等股也都跌超 5%。
上漲類股方面,稀土永磁族群再度爆發,中國稀土、北方稀土等 10 餘檔個股相繼漲停,有色金屬、半導體、銀行等類股拉升,路維光電、華虹公司、有研新材、凱美特氣、至純科技等多股亮燈漲停。此外,貴金屬族群全天活躍,西部黃金在 3 個交易日內二度漲停作收,招金黃金漲超 9%,中金黃金漲超 8%。
中信建投證券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 股在節後兩個交易日內波動較大,科技類股也有前期漲幅較大的問題。另一方面,部分熱門個股融資政策有所調整,市場出現一定的流動性擔憂情緒擾動,但影響料將有限。海外擾動波瀾再起,但與 4 月相比,本次有 4 方面的不同:本次美股市場反應較小、中美已實現攻守轉換、當前 A 股位置有所抬升且融資盤規模有所擴張,加上「TACO」交易的經驗與市場學習效應也在強化。
該券商還說,面對近期科技股和中美關係的擾動,短期建議中性應對,警惕流動性風險,如果市場出現大幅低開,則有可能機會大於風險,注意把握黃金坑機會。同時建議短期提升有色金屬、銀行、鋼鐵、農林牧漁等方向的關注度,長期仍堅持科技和黃金主線,電池、晶片、機器人、創新藥等景氣新領域方向持續推薦。
國泰海通證券則認為,外部衝擊造成的資產下跌是增持中國市場的良機。假期後中美貿易爭端再次令投資人戰戰兢兢,不少市場分析將當下衝突與 4 月相比。實際上,在 4 月初,由於沒有歷史經驗可比,投資人對「對等關稅」所帶來的貿易風險的邊界估計是模糊的,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條件和應對準備的認識也有限,造成估值收縮和信心受挫。不同於 4 月衝擊,當下貿易風險的邊界相對清晰,中國國內金融穩定條件也更明朗,因此外部衝擊是擾動,不會終結趨勢,投資更應看到中國「轉型牛」內在確定性的趨勢。
財信證券指出,中美關稅談判具艱鉅性、反覆性、長期性特徵,逐步試探談判底線、分階段達成初步共識很有可能是最好的現實路線。在開啟每輪談判之前,籌碼收集與反覆較量或是談判手段的常態,也將對市場走勢產生影響。從影響來看,談判之前,籌碼較量或將壓制市場情緒,指數走勢通常承壓,在談判後,市場利空因素大多消化完畢,市場通常出現修復式上漲。 從反應來看,在市場學習效應及 TACO 交易盛行下,中美關稅談判對市場的衝擊效果將逐步趨弱,預計市場難以再現 4 月 7 日的極端行情。本周市場波動可能加大,但外圍風險僅是對 A 股走勢的短暫擾動,並不會改變 A 股指數中長期「慢牛」態勢,可以堅定投資信心、逢低配置 A 股市場。
東莞證券表示,綜合來看,市場短期調整是情緒波動下的風險釋放過程,A 股持續向好的核心邏輯並未改變,市場仍有很大機率保持向上。國金證券牟一凌團隊也表示,在市場本身並不存在過度恐慌帶來需要回檔修正的情況下,全球資產是否需要開始反應美國服務業與科技主導的基本面的下行是重要問題。就像 4 月後的反彈創下新高的核心不是 TACO,當下也亦非衝突緩和就足以支撐繼續上行,預計全球風險資產調整並不劇烈,但反而需要較長時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