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蔡崇信深度解析中美科技競局與阿里巴巴轉型:AI應用才是勝負關鍵

鉅亨網新聞中心
蔡崇信深度解析中美科技競局與阿里巴巴轉型:AI應用才是勝負關鍵(圖:REUTERS/TPG)
蔡崇信深度解析中美科技競局與阿里巴巴轉型:AI應用才是勝負關鍵(圖:REUTERS/TPG)

在近期的 All-In 2025 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與被譽為「白宮 AI 沙皇」的 David Sacks 展開深度對談,就中美科技競爭、阿里巴巴的戰略轉型,以及通用人工智慧 (AGI) 的未來等熱點議題,分享了最新看法。蔡崇信明確指出,AI 領域並非贏家通吃,真正的勝利在於能否更快地實現技術落地與應用。

AI 競爭新視角:應用普及優於模型軍備競賽

面對美國對於 AI 模型和晶片領域領先地位的強調,蔡崇信提出了不同見解。他認為,美國應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技術應用和普及層面,而非僅專注於技術研發。

蔡崇信觀察到中國的發展路徑,認為其積極擁抱開源理念,並推出參數規模適中的模型 (如 17 億和 80 億參數),這些模型更適合移動設備和筆記型電腦使用,有利於技術的快速普及。

蔡崇信雖然未斷言中國在模型技術競賽中已領先,但強調在實際應用層面,中國確實取得了顯著進展。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在業務中應用 AI 技術的比例已從去年的 8% 上升至接近 50%,普及速度令人矚目。

他總結稱,AI 正成為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基礎要素,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宣稱對空氣擁有獨佔權,這為兩國在醫療、生物等關鍵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談及 AGI 的實現時間,儘管谷歌 DeepMind 創辦人兼 CEO Demis Hassabis 預測在 5 到 10 年內可能實現,但蔡崇信個人則認為,AGI 仍需要約 20 年才能真正到來,其關鍵挑戰在於實現原理的「泛化」能力。

阿里巴巴戰略聚焦:回歸電商與雲端核心

阿里巴巴在過去數年經歷了內部變革。蔡崇信透露,他回歸擔任董事會主席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簡化公司的對外形象,因為宣傳阿里涉足六項不同的業務「太令人困惑了」。

目前,阿里巴巴的戰略已聚焦於電子商務與雲計算兩大核心業務,並將 AI 深度整合進各業務環節。這種專注是管理公司的關鍵。在 AI 的賦能下,公司的營運效率顯著提升,蔡崇信指出,目前阿里約 30% 的程式碼已由 AI 生成。

在回顧阿里 26 年的發展歷程時,蔡崇信指出,中國企業已從早期的「自由擴張期」進入「新常態」。他認為,如今的政策監管環境更具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反壟斷和隱私保護等措施的出台,實際上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

蔡崇信提到,他之所以加入阿里,是深受馬雲驚人的領導力吸引,特別是馬雲能夠描繪清晰願景並向人們灌輸信念的能力。

在地緣政治層面,蔡崇信不同意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生死存亡威脅的世界觀。他理解美國的擔憂來自於中國經濟與科技實力可能轉化為軍事實力,但強調中國是一個非常和平的國家,專注於自身的經濟發展和公民福祉,且在過去三四十年裡沒有發動過戰爭。他建議美國應學習中國對教育的重視,認為中國擁有受教育程度極高的人口,並將教育視為至關重要的領域。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