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黃金絕非無風險資產!年內暴漲逾50%背後只因承擔高風險

近期黃金價格驚人飆漲,年內漲幅已超過 50%,並一度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然而,彭博觀點專欄作家 Allison Schrager 警告,黃金絕非無風險資產,投資者應警惕潛在風險。
Schrager 認為,黃金本身並不存在具有內在價值的合理理由。黃金的價格往往在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時上漲,被視為「避險資產」。然而,美元可以購買商品,股市提供盈利公司的所有權,而債券承諾一系列償付,與這些資產相比,黃金僅有些許工業用途,其大部分吸引力似乎來自於「既閃亮又稀少」的特性。
這意味著,僅在局勢不安時,人們才經由大腦最原始的部分,會覺得這些特質極具誘惑力。
Schrager 呼籲,投資者應當抵制這種衝動。她強調,黃金作為資產毫無安全可言。如同任何其他大宗商品一樣,其價格極具波動性,它為投資組合增加的只有風險。
她指出,黃金確實因為其悠久的貨幣歷史,而受到投資者青睞。過去 60 年間,黃金表現確實不俗,即使與標普 500 指數相比也是如此。但 Schrager 指出,黃金的任何方面都不是無風險的,投資者獲得可觀回報,正是因為他們承擔了相應的風險。
黃金甚至無法提供穩定的避險保護。儘管在某些市場環境下黃金錶現優於股票,但這不意味著它是更穩定的資產。例如,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最嚴峻時期,金價曾單日下跌 6%。
她指出,當前美國面臨著嚴重的通膨擔憂,一旦聯準會開啟降息周期,通膨可能再度攀升,加上兩黨對高負債未來的共同承諾,使得債券前景也遠非無風險。股市也顯現泡沫跡象。
Schrager 再次強調,所有這些市場不安的因素,都不能使黃金成為低風險的替代選擇。
她總結道:「如果您喜歡投機且認為金價將繼續上漲,投資黃金無可厚非。」但如果這一論調變成,黃金「是種既能跑贏市場又低風險的資產」時,要知道這兩者不可能同時成立,任何認為可以兼得的投資者,註定將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