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沒依據!就業數據缺席 美債市場冷卻

《彭博》周一 (6 日) 報導,美國政府關門持續,導致官方經濟數據發布中斷,使得債券交易員失去重要依據,美國公債市場的隱含波動性因而滑落至近四年新低。
ICE 美銀 MOVE 指數反映未來一個月美債市場隱含波動情況,上周五跌至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低水準。這是在美國總統川普推出新關稅引發市場震盪後,波動性持續回落的最新發展,而本次加速下滑的原因則是美國自 2018 年以來首次政府關門,切斷了官方經濟數據的發布。上周五原定公布的 9 月就業報告因關門而延宕,這份數據對於市場判斷聯準會 (Fed) 利率路徑具有關鍵作用。
BMO Capital Markets 利率策略師 Ian Lyngen 指出,在缺乏官方經濟數據的情況下,投資人將難以掌握實體經濟表現,債市短期可能進入盤整階段,雖然這樣的前景並不令人興奮。若關門持續至 10 月中,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也恐無法如期公布,而 Fed 將於 10 月 29 日召開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將再度調降利率 1 碼 (25 個基點)。
儘管如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波動率已降到過低水準。摩根大通分析師 Ipek Ozil 表示,短波動策略在未來一個月可能會出現「具統計顯著性的負報酬」,一旦政府僵局突然獲得解決,延後的經濟數據集中發布,可能觸發隱含波動性急升。
除了美國內部因素,海外債市動態也帶來壓力。周一歐洲與日本債市在政治不確定性下出現賣壓,推升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投資人同時也關注本週即將舉行的 3 年期、10 年期與 30 年期美債標售。
雖然市場仍可參考 ADP 就業報告等民間數據,以及 Fed 官員談話,但投資人普遍認為官方就業與通膨數據才是驅動近期債市大幅波動的關鍵。
過去數月,這些數據曾引發劇烈行情,例如 8 月初公布的就業數據疲弱並伴隨大幅下修,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單日重挫 28 個基點,創 2023 年以來最大跌幅,並推動市場押注 Fed 將重啟降息,最終在 9 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