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審議〉最低薪資微調3.18% 林伯豐:企業勞動成本一年增加350億元

Tag
勞動部今 (26) 日舉行工資審議委員會,會後拍板定案,明 (2026) 年度起,每月最低工資將上調 3.18%、月薪將調升至 2 萬 9,500 元、時薪漲到 196 元,估影響逾 200 萬名勞工。對此,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基本工資已連 10 調漲,每次調漲工商界只能被動接受,依調漲幅度,企業每年的勞動成本支出,將增加 350 億元。
林伯豐表示,依照今日定案的明年最低工資調漲幅度,他預估國內企業每年的勞動成本,包含:薪資、勞保費、健保費、勞退金、職災保險等費用,將讓國內企業每年的勞動成本增加約 350 億元左右。
林伯豐說,目前基本工資已連續 10 次調漲,每次調漲工商界僅能被動接受,他也認為「調整基本工資」與「調薪」不同,在企業界是傾向對公司有貢獻的員工以調薪方式處理。
同時,林伯豐也點出,以目前台灣受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全台無薪假人數已達 7,334 人,基本工資的調漲,將使得企業成本再增加,可能會減少雇用、改以兼職或派遣替代。
林伯豐也建議政府,應採取下列五項措施因應:(一) 提供中小企業補助、技術升級、培訓資源,協助降低人力成本衝擊;(二) 針對受衝擊產業給予短期稅負減免或貸款協助;(三) 將現行勞保費率負擔為企業 、勞工 、政府的比例 7:2:1,應調整為 6:2:2;(四) 應評估研究時薪與月薪脫鉤,以及本國員工與外籍勞工脫鉤的可行性;(五) 持續對加薪也分紅的企業,給予獎勵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