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明年最低工資漲〉合理調幅應為4% 勞方看調幅3.18%:不滿意但勉強接受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爭取經濟果實共享合理調幅應為4% 勞方看調幅3.18%:不滿意 但勉強接受。(鉅亨網資料照)
爭取經濟果實共享合理調幅應為4% 勞方看調幅3.18%:不滿意 但勉強接受。(鉅亨網資料照)

最低工資審議會於今 (26) 日達成共識,決議自 2026 年起,最低工資月薪調升至 29,500 元,時薪調升至 196 元,月薪調幅約為 3.18%。雖寫下連續十年調漲紀錄,勞方審議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雖然最終結果「圓滿」,但勞方對於 3.18% 的調幅「不滿意,勉強可以接受」。勞方始終認為,最低工資調漲應更充分地反映經濟成長的果實,以達到合理調幅 4% 的目標。

戴國榮指出,由於今年軍公教薪資平均調幅已達 3%,勞方最初即堅持最低工資至少應調漲 3% 以上。在本次協商過程中,勞資雙方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勞工如何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特別是如何納入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考量。勞方團體最初提出合理的調幅應為 4%,雇主團體則極力堅持調幅不能超過一個特定界線。

戴國榮說明,本次 3.18% 的調幅,是經過折衷協商的結果。它充分反映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動,並納入了 1/3 的 GDP 成長率來計算,因此月薪最終鎖定在 29,500 元,時薪為 196 元。對於時薪的部分,儘管勞方認為調幅偏高(約 3.16%),但為求同步調整的政策一致性,仍接受與月薪採用相同的調幅計算基礎。

勞方代表在會中也提及,考慮到過去的算法,勞方原先預期調幅應落在 3.4% 左右,對於最終的 3.18% 感到遺憾。

針對資方提出應按產業分類,以個別產業的經濟成長狀況來決定最低工資調幅的觀點,戴國榮強烈反對。戴國榮強調,全年的 GDP 成長率(如會中提及的主計總處預估 4.4%)是靠著七成的出口所創造,而國內有七成從業人員的傳統製造業和內需產業等,其經濟成長率可能不高。

然而,最低工資的調整卻是使用遍及所有產業的。他認為,經濟成長率還是應該看全體的成長率,而非切割看個別產業的狀況。勞方在會中並未採用更高的預估經濟成長率(有機構預估全年可能達 5%)或更高的 CPI 納入比重來要求調漲,已展現了極大的誠意。

在配套措施方面,戴國榮透露,他特別提出政府應首先確定美國關稅對產業的衝擊並提供政策性補貼,才回頭討論 GDP 的調整。勞動部與經濟部已確定將針對受美國關稅衝擊的產業提出政策性配套措施。

戴國榮同時指出,過去疫情期間的補貼申請困難,勞動部已承諾未來將簡化申請程序,這對於受影響的勞工和企業來說是正面的。然而,勞方也關注到資方團體提出內需服務業等成長緩慢的產業,他認為,在普發現金等政策擴大內需後,這些產業的獲利應有所成長,不應納入政策性補貼的範圍,補貼的主軸仍應放在受關稅影響的產業。

儘管勞方對調幅不盡滿意,但考量到雇主團體目前經營的困境,最終選擇接受此結果,同時寄望政府能更有效地落實配套措施,讓勞工真正共享經濟成長。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