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達明:評估美國設廠機會 透過AI+視覺整合力求打破機器人紅海市場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達明機器人TM Xplore I。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攝)
達明機器人TM Xplore I。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攝)

廣達 (2382-TW) 孫公司、AI 協作機器人廠達明 (4585-TW) 今 (26) 日從興櫃轉上市,由於近期美國政府對機器人、工業機械、醫療用品、醫學耗材的進口商品展開全新國安調查,且隨著台積電 (2330-TW) 在美國擴產、製造,半導體供應鏈亦會隨之遷徙至美國,達明也評估在美國設廠機會。

近期美國商務部據「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款明定,將擴大調查範圍至鎖定機器人、工業機械等產業,被外界視為可能是新一輪的關稅的預先準備,若產品遭施加更高關稅,勢必讓廠商成本支出增加。

目前達明機器人的 AI 協作機器人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電子組裝等高度自動化產業,公司表示,看好製造業將工廠移到美國、墨西哥等地,達明繼在美國成立訓練及服務中心後,未來也將在墨西哥市場布局,並繼續與美國當地夥伴密切合作,搶進智慧製造的商機。

達明董事長何世池也表示,這波美國製造趨勢,長期有利達明發展,主要是因美國工資成本較高,同時對自動化的需求也更大,看好未來成長性大,設廠則會視整體市況需要。達明過去美國營收比重僅達 4-5%,公司也看好未來成長性有望大增。

達明表示,旗下協作型機器人不同於傳統工業機器人,適合部署空間小、彈性高,多品項、小批量產線生產,將打破傳統機器人應用市場,開創新藍海。

在 AI 與具備視覺技術的機器人發展上,達明指出,未來將持續提升協作型手臂的智能化能力,其 Smart 特點來自 AI 視覺整合,能即時進行位置補償,自主路徑規劃技術則能即時避障,讓機器人持續執行任務,提升生產穩定度,包括虛實整合的 Virtual Commissioning 軟體,則可讓實體機器人導入前進行模擬,大幅縮短導入時程。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