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Q3商用不動產交易續靠科技業支撑 土地交易則呈疲弱態勢

台灣科技業營運暢旺,推升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動能,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 (單筆 3 億元以上) 為 349 億元,規模與前季相當,然受去年同期台積電 (2330-TW) 購廠拉高基期的影響,年減率為 44.6%,合計前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為 1,224 億元,僅小幅減少 9%,仍具有相當的規模。
台灣土地市場交易則是連凍兩季,單季交易金額僅 185 億元,年減 84.2%,與商用不動產呈分歧的局面,累積 2025 年前三季土地交易總額則為 1,222 億元,較去年同期驟減 4 成。
商用不動產交易動能維持穩健,科技業依然為商用不動產的最大買方,單季投入 222 億元,佔整體交易的 63.8%,投資金額較前一季提升 33%,第二與第三大買方為保險業與建商,分別投入 52 億及 25 億元。本季前兩大交易由科技業寫下,台達電 (2308-TW) 斥資 69.5 億購買泰豐輪胎 (2102-TW) 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區的廠房,創下近十年來桃園市廠房最高交易;第二大交易為日月光半導體 (3711-TW) 以 65 億元購買穩懋 (3105-TW) 位於南科高雄園區的新建廠房。
統計去年至今,日月光投控集團旗下的企業,包括矽品及日月光半導體等,購置商用不動產累計達 207 億元,特別偏好中部地區及高雄,顯示中南部半導體供應鏈的建置動能強勁。截至第三季,科技業累積交易金額已突破 503 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小幅減少 16%,但在關稅戰及國際情勢不確定性的影響下,科技業表現超出原先預期。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保險業在下半年較為活躍,今年累積至第三季購買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總額為 120 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減少 3 成。相較去年的投資集中在桃園地區的工業不動產,今年則鎖定台北市核心區域,指標交易包括第三季富邦人壽以 28 億購買星聚點台北旗艦館,賣方將售後回租。臺灣產物保險則是斥資 20 億購買台北市大同區的整棟辦公室,預計重建為總部大樓使用。元大人壽繼上一季以 21.7 億購得中山區地上權後,本季再以 21.9 億元得標台北市 AIT 舊址的地上權,溢價率為 11%,持續布局台北市精華地段開發機會。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第三季各類型不動產之中,廠房交易最為活絡,金額達 203 億元,區位集中在桃園市的編定工業區,有利於迅速投產;其次為辦公室與廠辦,交易金額分別為 43 億元與 34 億元。辦公室主要集中在台北市核心地區,除台灣產物保險的購置案,達欣工 (2535-TW) 以 6.8 億元購入大安區中古商辦部分樓層,兩者都規劃重建為新商辦大樓。

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受台灣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及銀行貸款緊縮影響,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第三季季土地交易金額僅 185 億元,年減幅高達 84.2%。住宅市場買氣受壓抑,本季建商購地金額僅 114 億元,累積前三季購地金額 709 億元,僅達去年同期交易金額的一半,多家建商,包括京城 (2524-TW)、長虹 (5534-TW) 與亞昕 (5213-TW) 都宣布暫緩購地。
台灣央行於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中並未放鬆對於不動產管制措施,且對於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持續密切觀察,資金面的緊縮,將對建商推案與購地造成壓力。然而近期幾筆知名交易中,包括鉅陞建設 (5529-TW) 斥資 27.8 億元,購置晶悅酒店都更案的 65% 所有權,及興富發 (2542-TW) 旗下的博元建設與中悅機構解除合建契約後,再以 40 億元全數買下此地,多筆土地交易單價符合市場行情,價格未見下修,也顯示即使土地市場買氣急縮,但賣方對於價格期待仍尚未受到影響。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AI 產業快速發展,帶動半導體的需求提升,預期明年經濟依然穩健成長的情形下,半導體相關供應鏈的擴廠需求將成為商用不動產市場關注指標。根據過往科技業擴廠的市場經驗,擴廠後可望帶動辦公空間升級需求,預售或新建廠辦產品將成為下一波受惠標的。
另外,上周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 1 碼,多家機構估計台灣到明年才有機會跟進降息,若到今年底前利率維持不變,2026 年起保險業投報率門檻將由 2.545% 提升至 2.72%,預期保險業投資動能將受限。而隨著各產業間景氣發展強弱差異逐漸擴大,傳產製造業在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下,將更積極的盤點手上資源,處分活化閒置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