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在台採購比例達9成 採購金額達4,859億元

聯發科 (2454-TW) 今 (17) 日揭露「2024 年永續報告書」,內文指出,公司持續提升在地採購比例,並實行眾多供應商評估機制,去年於台灣的在地採購金額高達 90%,且因採購需求帶動台灣供應鏈創造新台幣 4,859 億元產值,以及 6.34 萬個供應鏈員工就業機會。
董事長蔡明介指出,聯發科作為半導體產業技術的領導廠商,以「提升並豐富大眾生活」為使命,實現 AI 無所不在願景。在這波 AI 普及化趨勢中,將持續與同仁、生態夥伴及各利益關係人攜手並進,共同迎接 AI 新時代,透過在半導體技術與社會影響力上的不懈努力和創新,公司必將能創造更多價值,為大眾實現更加美好的未來。
副董暨執行長暨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力行表示,聯發科持續以「全球觀」、「創新」、「人才」、「公司治理」、「綠色營運」及「在地實踐」六大面向推展永續作為,同時以加入 SBTi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並成立 TCFD 小組等實際行動,加大對全球氣候變遷風險的因應力道。聯發科將逐步導入 IFRS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以確保公司的營運狀況與永續執行成效能完整揭露,並與國際永續揭露準則接軌。
聯發科將 ESG 六大面向融入公司永續 DNA,展現公司於環境、社會、治理的最新里程碑,不僅首度公開生物多樣性宣言、正式提出雇主價值主張、公告全新多元共融 DEI 4A 架構、提高獨立董事比例至全體董事二分之一,更通過 SBTi 認證淨零目標、攜手供應鏈夥伴推動低碳製程,並首度邀請半導體 ESG 夥伴加入已連續舉辦七年的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智在家鄉」,發揮各利益關係人乘數效應。
此外,聯發科首度以投入產出模型 (Input-output Model) 揭露永續價值創造,聯發科 2024 年因採購需求帶動台灣供應鏈創造新台幣 4,859 億元產值,以及 6.34 萬個供應鏈員工就業機會。
聯發科成為第一波通過 SBTi 認證淨零目標的台灣 IC 設計公司之一,朝向 2050 年淨零目標邁進,並透過生物多樣性宣言公告,承諾於自身營運與供應鏈持續降低環境衝擊、維護生物多樣性及支持森林保育。
聯發科也持續利用綠色設計降低產品耗能及體積,由晶片設計落實永續發展,並新增系統自動統計產品用電與碳排資訊,滿足客戶資訊揭露即時性需求,同時偕同供應鏈夥伴,推動從原材料階段實現低碳製程。
聯發科也在去年首度提出雇主價值主張,展示一致的企業價值和承諾,並邀請員工共創未來願景。藉由 DEI 4A 架構 Awareness、Accessibility、Allyship、Action,從提升意識到促進行動,深化職場多元共融。因應全球 AI 教育趨勢,聯發科首辦教學創新 AI Day ,探索 AI 教育應用領域,並首次邀請半導體 ESG 夥伴參與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挹注多元社會創新資源,放大社會影響力。
此外,為持續強化公司治理,聯發科於 2024 年提高獨立董事比例至全體董事二分之一,並連續五年蟬聯上市公司前 5%。為接軌國際永續趨勢,揭露 IFRS 永續揭露準則導入時程。
聯發科過去一年在 ESG 的努力獲得國內外權威機構肯定,包括榮獲《新聞週刊》(Newsweek)「2024 年全球最值得信賴公司」、《富比士》(Forbes) 雜誌「2024 年全球最佳雇主」、《商業周刊》「碳競爭力 100 強」,以及天下雜誌「天下人才永續獎」大型製造業第三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