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暴衝 輝達跌下神壇? OpenAI結盟台灣隊,除了台積電,最強AI黑馬股曝光!

本周末,AI 界最震撼的新聞就是:Broadcom(博通)宣布拿到「神祕新客戶」高達 100 億美元的定製 AI 晶片訂單,加上財報、展望雙優,股價創歷史新高震撼市場!而這位神祕買家被多位分析師推測不是別人,就是正在全力降低對輝達依賴的 OpenAI!
看看美股周五博通股價應聲大漲超過 9%,而 AI 村長輝達則是下跌 2.7%(面臨季線保衛戰)、AMD 最慘股價重挫近 7%。這是為何?簡單說,就是 OpenAI 這步棋改變了 AI 遊戲規則:輝達、AMD 將面臨短期調整,長期則可能卡位 AI 計算新主流。
台灣有哪些公司能跟著浪潮一起成長?
為啥 OpenAI 要這麼幹?簡單說,他們現在超依賴輝達的 GPU(像 H100 和 A100),這些晶片貴得要命,供應又常短缺。所以,未來自己也要做晶片,就能省錢、提高效率,還能避開單一供應商的風險,目標就是降低對輝達的依賴。
各位投資朋友,你看出重點了嗎?這代表接下來 AI 的牌桌正在重新洗牌。雖輝達目前依然是 AI 巨人,但絕對不再是唯一的玩家。OpenAI 與博通、台積電的結盟,正式宣告了「客製化 AI 晶片」時代的來臨。這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資金將從過去過度集中的地方,分散到整個生態系。
試想想,博通接了 OpenAI 這個超級大單,他一個人忙得過來嗎?當然不!他需要很多設計上的好幫手:而護國神山台積電將是最大贏家!而台積電相關供應鏈也將大翻紅!江江幫大家整理幾類值得關注的族群:
1. 台積電 (2330-TW):最大贏家
- 台積電穩坐全球最先進製程龍頭,從 5nm 到 3nm 均有重大布局,Broadcom 這次 XPU(定製 AI 加速器)的代工一定高度仰賴台積電。
- 對應 OpenAI / 博通大訂單,台積電 2026 年的 3nm 產能勢必全開,對台積電本身是金雞母。
2. ASIC 設計服務:世芯 - KY(3661-TW)、創意 (3443-TW)、聯發科 (2454-TW)
ASIC 公司超重要!ASIC 就是客製化晶片設計,OpenAI 這款晶片就是自訂的。創意和世芯 - KY 是台灣 ASIC 雙雄。創意是台積電的子公司,專攻 AI 晶片設計。世芯則強在高性能運算,供應博通鏈條,最新財報顯示 AI 訂單暴增。聯發科雖然是手機 + IC 設計大廠,但也在 AI 邊緣運算布局深,The Globe and Mail 在 8 月說,聯發科是 AI 股票黑馬, 這些 ASIC 股是「幕後英雄」,OpenAI 合作會讓他們訂單滿檔,成長潛力大。
3. 記憶體:南亞科 (2408-TW)、華邦電 (2344-TW)
OpenAI 晶片需要高帶寬記憶體(HBM),這是 AI 運算的關鍵。南亞科和華邦電是台灣記憶體大廠。南亞科受益於 HBM 供應鏈擴張,預測 2026 年營收成長 15% 以上。華邦電則強在 NOR Flash 和 DRAM,供應博通相關鏈條。這些記憶體公司因 AI 熱潮,有大成長潛力。你可以想像,AI 模型越大,記憶體需求越猛,這些股就像 AI 的「記憶庫」。
4. 封裝測試廠:日月光 (3711-TW) 和京元電 (2449-TW) 是領頭羊
封測就是晶片包裝測試,AI 晶片複雜度高,需要先進封測。日月光和京元電是領頭羊。日月光是全球封測龍頭,博通和台積電的合作夥伴。京元電則專攻高階測試,OpenAI 晶片量產後,他們的訂單會爆。
結論:這次 Open AI 與博通、台積電合作,像一場 AI 供應鏈革命。輝達股價走弱 (破季線) 就是因為競爭白熱化,但台股反而是贏家。除了台積電,記憶體的南亞科、華邦電;封測的日月光、京元電;ASIC 的創意、世芯、聯發科,都具備大成長條件外。與博通關係密切的眾達(4977-TW)、訊芯(6451-TW)、茂達(6138-TW)、智邦(2345-TW)、立積(4968-TW)、宏捷科(8086-TW).. 等也值得特別關注。現在佈局這些股,就像投資自己的未來 AI 生活。再次提醒,不要孤注一擲押一檔,近期主力輪動速度很快,要有彈性,留一點子彈等拉回再進。

若你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盤勢變化、不知逢低卡位那隻股?手上持股不知如何操作。建議你務必要鎖定江江在 Line @,將有更進一步的訊息給大家了解。想了解還未起漲的市場主流,同步了解大盤多空轉折點及學習預測技術分析,都可加入密切鎖定 Line@粉絲團關注。
更多產業趨勢報告 + 盤中訊息→請加入江江 Line@:
江江每日解盤影片→含金量滿滿,節目內容太精彩 + 太權威惹!
堅持用心製作優質好節目,一定要看到最後!
並且【訂閱 + 按讚 + 分享幫助好友】
文章來源:摩爾投顧-江國中分析師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