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避險天堂」崩塌!西方長期公債殖利率暴衝 全球市場最害怕的事正式浮現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避險天堂」崩塌!西方長期公債殖利率暴衝 全球市場最害怕的事正式浮現(圖:Shutterstock)
「避險天堂」崩塌!西方長期公債殖利率暴衝 全球市場最害怕的事正式浮現(圖:Shutterstock)

過去兩個月,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極不尋常的現象:從歐美再到日本,西方主要經濟體的長期國債市場集體遭遇大規模拋售潮,引發長債價格暴跌、殖利率飆升的罕見局面。這一現象不僅打破市場對已開發國家債券「避險天堂」的傳統認知,更反映出西方貨幣信用體系正面臨嚴峻挑戰。

數據顯示,英國、法國、日本和德國的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均創逾十年新高,美國和義大利的同期殖利率也直逼歷史高峰。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拋售潮恰逢聯準會 (Fed) 即將開啟降息週期,以美元計價的全球短期利率普遍下行之際。這種中長期與短期利率走勢的背離尤為反常,中長期國債殖利率作為市場對未來無風險利率的定價基準,持續攀升意味著市場對貨幣價值的長期信心正在崩塌。

市場將此解讀為對信用貨幣體系的集體「用腳投票」。與國債殖利率飆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金價格同步刷新歷史新高,反映出投資人正加速逃離信用資產。

事實上,類似的國債拋售潮在 9 個月前就曾上演,當時歐洲仍在降息通道,美國也釋放降息訊號,而黃金同樣表現強勁,顯示當前西方國家債市動盪,本質上是持續近一年的貨幣信用衰退過程。

深入分析各國具體情況,英國受困於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和超預期通膨,法國亦因政治僵局導致財政支出失控,德國為推進重新武裝計畫承受巨額軍費壓力,義大利則被沉重國債利息負擔拖累,日本在背負全球最龐大政府債務的同時,還要應對高額關稅。

從國債殖利率構成公式來看,當前短期政策利率預期下行,通膨補償指標維持穩定,唯一顯著變化的是風險溢價的大幅攀升,反映出投資人對國債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未來利率波動的擔憂全面升級。

無論是英國的通膨頑疾、法國政治亂局、德國軍事擴張、義大利債務陷阱、日本通膨後遺症或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都在持續推高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值得警惕的是,當前西方各國政府債務槓桿率已處於二戰以來最高水準,但政治現實迫使它們繼續依賴舉債和印鈔維持運作。

美國川普政府打算新增 4 兆美元債務刺激製造業回流,歐洲各國在承擔烏克蘭戰爭開支的同時還要應對多重經濟挑戰,日本則固守債務驅動型成長模式。這種「借錢 - 花錢 - 印鈔票」的惡性循環,正從根本上侵蝕主權債務的信用基礎。

儘管目前股市尚未受到明顯衝擊,但長債作為金融市場的定價錨,殖利率持續異常波動終將傳導至其他資產類別。當「最安全資產」不再安全,全球投資人正在用真金白銀投票,要求各國政府徹底改變不可持續的財政政策。這場始於債券市場的信任危機,或許正醞釀著國際金融體系的深刻變化。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