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華爾街日報》警告:川普逼聯準會降息為財政赤字買單 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川普逼聯準會降息為財政赤字買單 ,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圖:Shutterstock)
川普逼聯準會降息為財政赤字買單 ,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圖:Shutterstock)

《華爾街日報》資深央行記者 Greg Ip 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頻頻施壓聯準會(Fed)降息,試圖降低政府赤字的融資成本,不僅是為了刺激經濟,更是為了替他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支持。

Ip 指出,不同於以往以經濟刺激為主,此次降息要求更明確是要服務於川普的財政政策,這種「財政主導」策略在短期內或許有助於推升市場,但長期恐帶來通膨與經濟停滯的重大風險。

所謂「財政主導」,即央行將主要任務從穩定通膨與就業轉為服務政府融資需求。Ip 指出,這種模式過去常見於如阿根廷等新興市場,最終常導致惡性通膨與經濟動盪。雖然美國目前尚未完全走上這條路,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然而,Ip 也指出,財政主導可能需要數年才會顯現負面效果,但其短期刺激效果對市場具有吸引力,已成股市頻創新高的背景因素之一。儘管美國聯準會尚未完全淪為政治工具,但川普的作為正在重新定義央行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歷史上,美國聯準會也曾多次在戰時或特殊時期配合政府發債,包括一戰、二戰及 1960 年代,結果助長通膨壓力。

自 1980 年代以降,聯準會努力保持獨立,2008 至 2014 年的量化寬鬆與低利率政策,雖屬寬鬆,但基於自身經濟判斷,非出自總統命令,因此不被視為「財政主導」。

川普試圖改寫規則。傳統經濟邏輯遭挑戰 

根據傳統經濟學觀點,政府大規模舉債將推高市場利率,進而削弱減稅政策的效果。然而川普試圖逆勢操作,迫使聯準會壓低利率,以避免這一連鎖反應。

為了規避傳統的債券發行可能推高長期利率的風險,美國財政部也發出訊號,表示債券發行將傾向短期證券和國庫券,其目的,就是為避免長期利率上升對政府融資成本的衝擊。

根據 Ip,這種策略存在風險,如果短期利率跳升,成本會迅速衝擊預算。而川普顯然不打算讓這樣的情況發生,強調將安排支持低利政策的人進入聯準會。

這種強勢介入的做法,在投資人看來,短期內有助刺激市場,也成為近期股市屢創新高的主因之一。

美國赤字規模驚人 市場殖利率卻意外下滑

Ip 引用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數據指出,眾院共和黨提案將赤字從去年 1.8 兆美元(占 GDP 6.4%)擴大至 2034 年的 2.9 兆美元(占 GDP 6.8%)。

而日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還更進一步,十年赤字將達 3 兆美元,若臨時減稅政策延長,恐升至 3.3 兆,占 GDP 的 7.9%。

儘管赤字規模空前,但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卻從 5 月的 4.55% 降至 4.35%。

高盛經濟學家認為,未來接任鮑爾的聯準會主席可能不像他如此關注赤字問題,代表更積極的寬鬆政策將接踵而至。

與此同時,市場已將這一預期納入定價之中,儘管通膨預期目前尚未失控。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