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巴菲特:給投資人七大黃金法則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巴菲特:給投資人七大黃金法則
巴菲特:給投資人七大黃金法則

《金融快報》報導,股神巴菲特給投資人的七條黃金法則,這些不受時間限制的教誨,對基金投資人依然具有深遠意義。

在當前短線投資思維盛行的時代,投資人往往依賴近幾個月的報酬率來決定是否更換基金或調整投資策略,但「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卻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選對標的,並交給時間。這套以耐心與紀律為核心的投資理念,對今日的共同基金投資人依然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是最聰明選擇

巴菲特一向認為,對大多數散戶而言,最聰明的股市投資方式是選擇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在 2016 年致股東信中,他指出,當數兆美元由華爾街經理人操盤且收取高昂費用時,真正獲利的往往是經理人,而非投資人。這也是他主張將其去世後 90% 的資產投入低成本 S&P 500 指數基金的原因,顯示他對指數化投資的高度信賴。對於印度投資人而言,Nifty 50 與 Sensex 等低費用指數基金已成為大型股配置的理性選項。

巴菲特認為,投資的最佳持有期間是「永遠」。

他曾表示:「只買那些即使市場未來 10 年關閉,你也願意持有的資產。」這句話不僅彰顯長期投資的重要,也提醒基金投資人避免過度調整或頻繁更換基金。巴菲特強調,真正的財富來自長期持有優質標的,而非追逐市場波動。

成功的投資並不需高智商

巴菲特也主張,成功的投資並不需高智商,而是來自紀律與理性。他鼓勵投資人遠離市場的情緒起伏,專注於簡單且實用的原則。這對共同基金投資人尤其適用,因為他們不需要分析財報或預測市場,只需定期投資、保持耐心,並對報酬有合理預期。

巴菲特提醒:別天天盯著市場看

他同時警告,過度關注市場波動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錯誤決策。他指出,市場是將金錢從缺乏耐心者轉移到有耐心者的機制,並建議投資人應自動化 SIP(定期定額投資),至少持續 5 至 7 年,不必每日觀察淨值或市場消息。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在面對市場修正時,巴菲特更以其名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呼籲投資人逆勢而為。他認為,市場恐慌時正是逢低布局的良機,SIP 持續扣款甚至單筆加碼,長期回報往往更佳。

真正的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針對投資風險,巴菲特直言,真正的風險在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提醒投資人,投資前應了解基金性質與潛在風險,不應只根據過去績效盲目跟進。不同類型的基金(如小型股、產業型或海外基金)風險特性各異,應與投資期間與風險承受度匹配。

預測說明了預測者本身,而非未來

對於市場預測,巴菲特則一貫持懷疑態度。他曾表示,預測往往反映的是預測者本身,而非未來的真實走向。基金投資人若過度依賴短期績效排名,可能反而忽略了穩健投資的核心原則。

整體而言,巴菲特的七大投資原則,包括堅持低費用、長期持有、簡單策略、遠離情緒、逆勢投資、風險認知與拒絕預測,對於今日投資人仍具指導意義。

他的核心信念在於:好的投資不需要複雜的技巧,只需要時間與耐心。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這種理念或許正是投資人最需要重新審視與學習的方向。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