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匯市〉美元走強 美國消費者信心改善

美元周二 (27 日) 走強,日元則承壓,主要因日本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大幅下跌,同時美國消費者信心改善的數據提振了美元。
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66%,報 99.608。
豐業銀行 (Scotiabank) 外匯策略師 Eric Theoret 表示,「這一切主要是受到全球債市動向驅動,最近的焦點在日本,」「市場參與者正在解讀,日本財務省向其主要承銷商發出的債券發行與市場狀況問卷內容。」
彭博周二報導指出,日本財務省已向市場參與者發送問卷,詢問債券發行與當前市場問題。兩位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鑑於近期超長天期債券殖利率飆升,日本正考慮縮減此類債券的發行規模。
這項計畫的背景是壽險公司等傳統買家的需求減弱,加上市場對日本不斷上升的債務水準感到不安,導致超長天期債殖利率升至歷史高點。
另一方面,在美國 5 月消費者信心數據遠優於經濟學家預期後,美元進一步走升。
本周稍後將公布數據包括 4 月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這是聯準會 (Fed) 偏好的通膨指標,預計於周五發布。
明尼阿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 (Neel Kashkari) 周二呼籲,在對更高關稅如何影響通膨有更多了解之前,應維持利率不變。他警告稱,不應忽視這類供應端價格衝擊的影響。
另一方面,歐元受到法國通膨數據打壓。數據顯示,5 月法國通膨率降至 2020 年 12 月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撤回了原訂 6 月起對歐盟商品課徵 50% 關稅的威脅,此舉提振了市場的風險偏好。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政策制定者已要求該區主要企業與執行長儘快提供其對美投資計畫細節,布魯塞爾正準備與華盛頓展開貿易談判。
投資人擔心關稅將損害經濟成長並可能重新點燃通膨壓力,儘管自美中本月初達成互相降低關稅協議以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看法已有所減弱。
從長期來看,美國愈趨保護主義的立場仍被預期將不利於美元。
Theoret 表示,「我們仍處於一個中長期美元走弱的環境中。」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周一表示,若歐盟各國政府能強化該區的金融與安全架構,歐元有潛力成為美元的可行替代選項。
投資人同時密切關注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項支出與稅收法案,該法案預計將為美國增加數兆美元債務。
FHN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 Chris Low 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對眾議院預算案的初步看法是:不算太糟,但仍有改進空間。雖然赤字占 GDP 比率可能會下降,但幅度恐怕不足以讓預算回到可持續的軌道。」
Low 也指出,「沒有人對這項法案感到滿意。」保守派評論人士不滿削減支出幅度不夠,而自由派人士則主要反對對社會支出的刪減規模。
美國參議院的共和黨人周四表示,將尋求對該支出法案做出大幅修改,該法案日前才在眾議院以些微差距通過。
美元兌日元上漲 1.09%,報 1 美元兌 144.39 日元。
歐元兌美元下跌 0.51%,報 1 歐元兌 1.132725 美元。
美元兌瑞士法郎上漲 0.82%,報 1 美元兌 0.82745 瑞郎。
瑞士國家銀行 (SNB) 總裁 Martin Schlegel 周二表示,瑞士通膨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入負值區間,但這不一定會觸發央行的政策回應。
截至台灣時間周三 (28 日) 約 5:40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