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NVIDIA Inception 新創鏈結夥伴!華安醫學以 AI 找出老藥新用成功登記專利

撰文/陳澤樂

新藥開發公司華安醫學首度參與 2025 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示跨足 AI 應用的新藥策略;總經理陳翰民表示,今年將推動新商業模式,鎖定專利 10 年內到期且熱銷的藥物,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 AI 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陳翰民表示,華安 (6657-TW) 會優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並熱銷的藍海藥物市場,加速找到新適應症,並透過細胞與動物驗證,進行專利 IP 智財布局與授權,目前已有 2 個潛力新適應症,預計今年進一步推動商業合作模式。

陳翰民指出,AI 可望突破傳統新藥「開發冗長、高成本與低成功率」等瓶頸,其中 AI 開發新成分藥物雖能優化分子設計,使成功率提升至 15~20%,但仍面臨數據與技術挑戰,相比之下,AI 驅動老藥新用因已具安全資料,有助成功率提升至 40%,可大幅縮短時程與降低成本。

陳翰民分享,運用多種大型醫療知識資料庫,如 PrimeKG、DrugBank、ChEMBL、PubChem,結合陽明交大語言模型與群聯 aiDAPTIV+ 平台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精準可靠的 AI 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華安 AI 輔助新藥開發的首席顧問許銀雄表示,今年的四大目標,分別為導入 NVIDIA Clara 及 BioNeMo 工具套件,針對市面 1,760 種藥物進行大規模藥物重新定位與新機制探索,再與合作夥伴共建 AI 驅動老藥新用平台,並推動落地。華安將加速新適應症項目的推進,進行動物或細胞實驗驗證與專利申請,最後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爭取授權與合作機會,以展開人體臨床試驗與後續的商業化開發,華安會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終端銷售金額數值大的明星藥物,進行潛在新適應症的開發,期望一年有 10 個潛力案件。

許銀雄,以 AI 發展新藥的商業模式,華安將聚焦多個策略,第一是聯合開發,主要與藥廠或學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滿足臨床需求的新適應症,第二是新用途專利授權,申請多國專利後授權藥廠進行後續的商業化發展,第三是 AI 平台授權與服務,第四是臨床合作,攜手醫療機構小型試驗。

陳翰民強調,華安醫學 (6657-TW) 於 COMPUTEX 展示核心 ENERGI 平台與多項候選藥物,包括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異常性落髮、靜脈潰瘍、表皮水皰症與巴金森氏症,其中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已進入美台三期臨床試驗,預計 2025 年底完成收案與解盲,巴金森氏症也已完成一期試驗收案。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