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每天拍拍 月入人民幣3萬?什麼職業這麼香

夏日臨近,又到了吃瓜的季節。旺盛的需求帶火了中國驗瓜師這一職業,「每天拍拍西瓜月入(人民幣)3 萬元」的話題衝上熱搜,引來不少吃瓜群眾圍觀。
據中國《經濟日報》報導,有網友調侃:「我也會,讓我來。」但其實,這份工作並不輕鬆,需要一定門檻。好的驗瓜師不僅要掌握種植知識,還要了解品種特點,通過「一看二摸三聽」快速判斷西瓜的熟度、甜度和口感。
驗瓜師還要不辭辛苦,一個瓜從接手到拍一下再到送出用時兩三秒,旺季每天要重複上萬次這樣的動作。
新職業的大門向每個人敞開,但也要付出艱苦努力。「看一眼就知熟不熟,一過手就知有沒有」,這需要有長期經驗積累。
隨著農業生產專業化,產地大型專業市場日益活躍;同時,熟度、甜度和口感等指標成為消費者購買水果的主要考量,大眾對初級農產品分級分類的需求日益迫切。
順應行業趨勢,採購商找到了驗瓜師,借助他們的火眼金睛隔皮猜瓜。驗瓜師是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的產物,他們既非生產者,也非銷售者,而是新型服務者。
他們跟著西瓜產地做服務,哪裡有瓜就到哪裡,服務範圍覆蓋全中國,成為各地西瓜主產區的搶手人才。
驗瓜師是鄉村新職業的代表,其走紅折射出鄉村的活力和潛力。不久前,人社部公示了擬發布的 17 個新職業和 42 個新工種。從把控牲畜交易的「牲畜經紀人」到運營集體資產的「農村集體經濟經理人」,多項與農業農村相關。
此外,農村 AI 訓練師、民宿管家、鄉村規劃師等不斷湧現。
儘管有的職業還沒正式進入主管部門目錄,但不妨礙其已是實打實的就業新出路。從業者無論是老把式還是新生代,都看好「三農」發展。
鄉村新職業加速湧現,背後是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產業融合,是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和業態繁榮。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是農文旅融合,對鄉村新職業的需求明顯增加,也給新老農民帶來了機會。
農業內部分工精細化,製種經紀人、天敵昆蟲技術員等細分領域的小眾職業應運而生。一些城市新職業如全媒體運營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等,也在鄉村找到用武之地。當然,鄉村新職業並非全部「高大上」,而是豐富多彩,共同點是鄉村所缺、市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