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印度製造B計畫破功 蘋果市值蒸發近千億美元 難敵川普關稅威脅

為了因應川普在第一個美國總統任期對中國的關稅攻擊,蘋果公司 (AAPL-US) 執行長庫克多年來努力把生產線挪移到印度等地,但現在卻還是遇到同樣的擋路石:川普周五 (23 日) 威脅對非美製 iPhone 加徵至少 25% 關稅。蘋果股價重挫 3%,市值蒸發近 1000 億美元。
蘋果周五下挫 3.02% 至每股 195.27 美元,目前市值 2.92 兆美元,今年迄今跌幅擴大到 19.92%。
Yahoo Finance 報導,在庫克的供應鏈分散計畫下,印度已經是生產重心,早在川普 4 月 2 日的對等關稅宣布之前,媒體披露,蘋果供應商鴻海 (2317-TW) 和塔塔在 3 月空運共計價值價值 20 億美元的手機到美國。
川普在 4 月上旬宣布對等關稅暫緩 90 天,在這段談判休兵期內,大部分國家的關稅都降到 10%。中國原本除外,但在 5 月初也與美國達成休兵 90 天的協議,關稅已從 145% 降到 30%。
蘋果之前就針對川普的新關稅調整生產佈局,庫克在 4 月的財報會議中說:「包含 6 月的這一季,我們預期絕大多數在美國販售的 iPhone 都會來自印度,而幾乎所有的 iPad、Mac、Apple Watch 和 AirPods 將來自越南。中國仍然是我們在非美國市場販售產品的主要產地。」
除了供應量多元化以外,蘋果也擴大美國投資,今年初宣布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超過 5000 億美元,包括聘僱 2 萬人、在德州興建新的伺服器廠。
庫克當時在公司部落格上說:「我們對美國創新的未來很樂觀,而且很自豪能夠鞏固我們長期以來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將為美國的未來投入 5000 億美元。」
然而在川普祭出最新關稅威脅之後,蘋果為關稅做的所有防禦都破功了。
川普周五在 Truth Social 上說:「我老早就跟蘋果庫克說,我希望以後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都是在美國生產、打造的,不是印度,也不是其他任何地方。如果辦不到,蘋果必須向美國繳納至少 25% 關稅。」
這代表蘋果原本就已脆弱的商業模式,將面臨更沉重的關稅壓力。蘋果在 4 月財報會議中曾警告,本季 (6 月為止) 將因關稅相關問題面臨 9 億美元成本,當時分析師就曾直指,海外生產據點、尤其是幾個被課激進關稅的地方,將是蘋果最大弱點。
不過另一方面來看,這並非川普第一次對特定公司揮舞關稅大高,而且,川普的警告不一定每次都落實。
分析師也質疑蘋果把生產線搬回美國的可行性,Wedbush 證券分析師 Dan Ives 曾警告,如果回美國生產,iPhone 價格將飆到一支 3500 美元 (近 10.5 萬台幣),而且需要花 5 到 10 年,才能把產線移回美國。「我們認為,蘋果在美國製造 iPhone 是天方夜譚,完全行不通。」
Laffer Tengler 投資公司投資長兼執行長 Nancy Tengler 痛批,川普的威脅「愚蠢至極」,她說:「如果以為蘋果可以把所有的生產作業都搬回美國,是可笑的想法。如果還以為消費者願意花 3500 美元買一支在美國生產的 iPhone,也可笑至極。」
川普周五下午的白宮記者會面對提問時說,不只蘋果,三星等競爭對手也難逃關稅大刀,「關稅也適用於三星和任何一家製造手機的公司。否則,這個政策就不公平了。我要再說一次,當他們在美國蓋工廠,就不會有關稅。所以他們將會來美國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