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小米未提供YU7售價等訊息 發表後熱度不及SU7?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小米未發表YU7售價等訊息 發表後熱度不及SU7?(圖:shutterstock)
小米未發表YU7售價等訊息 發表後熱度不及SU7?(圖:shutterstock)

儘管小米 YU7 發表會後,「小米 YU7」相關詞條迅速衝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但也有網路評論援引數據認為,與去年小米 SU7 發表時相比,YU7 的熱度明顯有所不及。

網民指出,在直播平台方面,YU7 發表會當晚,雷軍抖音直播間總觀看人次為 2204.9 萬次。去年同期小米 SU7 發表會後的雷軍首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到 3394 萬。雷軍 YU7 發表會的抖音觀看人次顯著低於去年 SU7 發表後的直播觀看人數。

在視頻號平台,YU7 發表會直播中,雷軍個人視頻號累計觀看 214.28 萬,小米汽車視頻號累計觀看 108.94 萬,兩者相加也不及去年小米 SU7 發表時單小米汽車視頻號直播的數據(當時達到 387.9 萬)。YU7 在視頻號的觀看人數確實少了不少。

社群媒體討論度:在微博上,某知名汽車博主關於小米 YU7 的測評影片流量和互動量,明顯不如去年小米 SU7 剛發表時的數據。不過也有例外,另一位博主的粉絲更青睞 YU7 的試駕影片。

大陸網上意見認為,造成這種熱度差距的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幾點:

發表會性質與定價懸念:YU7 發表會更偏向技術發表會,小米官方並未公布預售信息或具體定價。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消費者無法立即下訂,缺乏「即將交車」的期待感,進而影響了參與熱情。相較之下,SU7 發表會公布了詳細價格並允許立即下單,提供了 YU7 所沒有的緊迫感和參與感。不過,不公布價格也被視為一種高明的行銷策略,能維持市場關注度。

負面輿論影響:此前小米 SU7 的「裝飾蓋」爭議及高速事故致 3 人死亡等事件,對小米汽車的口碑造成了負面影響。這些事件讓部分消費者對小米汽車的安全性產生質疑,輿論從原本的「期待」轉向部分「質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關注和信任度。

前期宣傳力度不足:YU7 的前期行銷相對低調,主要依靠媒體和粉絲自發傳播,雷軍本人的社群宣傳也較少。相比 SU7 上市前頻繁多樣的預熱活動和雷軍的親自參與,這種行銷力度的差距影響了 YU7 的熱度表現。

YU7 的特色及目標

儘管如此,小米 YU7 自身出色的配置和技術亮點,仍然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和粉絲的關注。

小米 YU7 的明確目標是成為特斯拉 Model Y 的直接競爭對手。小米創辦人雷軍表示,YU7 對 Model Y 具有「壓倒性優勢」,意在挑戰 Model Y 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YU7 的主要特色包括:

  • 車型版本 提供單電機後驅標準版、雙電機四驅 Pro 版和 Max 版共三個版本。
  • 更大尺寸 車身長、寬、軸距均大於 Model Y。
  • 超長續航 標準版搭載 96.3 kWh 電池,CLTC 續航高達 835 km,遠超 Model Y 長續航版的 719 km。小米認為續航是電動車買家最重要的考量。
  • 強勁性能 Max 版雙電機綜合功率 508 kW,零百加速僅需 3.23 秒,比 Model Y 的 4.8 秒更快。最高車速 253 km/h。
  • 先進智慧化與技術 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和英偉達 Thor 芯片 (700 TOPS 算力),支援城市 NOA 功能。搭載 800V 碳化矽高壓平台,支援超快充,15 分鐘最快可補充 620 km 續航。內裝配備大型中央顯示屏、全景 HUD、全景環繞屏 (Xiaomi HyperVision) 及 HyperOS 系統。
  • 設計與內裝 外觀被認為比 Model Y 更具豪華感和新鮮感,內裝技術感更強。風阻係數低至 0.245 Cd。車內空間更大。
  • 生態整合 與米家生態深度聯動。
  • 具體價格尚未公布,但預計與 Model Y 定價相似或略低,雷軍暗示可能在人民幣 30 萬元以上。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