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財長不滿川普關稅卻不想翻臉 將避免與美國交鋒

彭博報導,本周的七大工業國 (G7) 財金首長會議上,各國財金官員將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向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提出反對,但也將避免與美國公開衝突,不願 2018 年峰會上、各國與美國總統川普大翻臉的難堪事件重演。
2018 年可說是史上最難堪 G7 高峰會,尤其德國總統梅克爾貼出一張照片,在身邊圍繞著各國領袖的情況下,神情嚴肅地看著雙手交叉抱胸的川普,還令人印象深刻。當時川普祭出「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向加拿大與歐盟課徵進口鋼鋁關稅,惹惱歐盟各國,川普後來不但提早離開加拿大魁北克的會場,也未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知情人士說,在今年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高峰會上,與會的 G7 財金首長將試圖避免同樣狀況再次發生。 他們將針對川普的新關稅提出反對,但也將試圖緩解緊張關係,並試圖達成共識,尤其是在中國議題上。

在峰會登場前,各方就緊鑼密鼓展開磋商,就貿易政策和烏克蘭戰爭這兩個癥結點達成共同立場。G7 成員國包括美、英、德、法、日、義、加。
一名消息人士說,某些 G7 國家希望在貿易措辭上對美國加以約束,但實行困難。貝森特是川普最主要的貿易談判代表之一,正與各國舉行雙邊會議展開貿易談判。
G7 可以達成共識的議題之一,可能是中國。加拿大主辦方已經確認把中國貿易作為放入議程中,以凝聚所有成員國的利益,儘管有些成員國擔心會過度抨擊中國。貝森特將表達美國的立場,主張中國產能過剩正對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和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G7 各國紛紛在貿易上加強對中國的壓力,以與美國立場更一致。法國研擬對小額包裹加徵費用,劍指中國電商巨擘 Temu 和 Shein,英國也評估類似舉措,這些呼應了美國取消對小額貨物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政策。此外,加拿大去年對中國電動車、鋼鐵和鋁宣布的關稅,大致和美國一致。
然而,G7 雖想團結一致對抗中國,卻被川普無差別對等課稅感到挫折,尤其是加拿大和歐盟這些貿易夥伴。
一名參與籌備工作的消息來源描述,本周的 G7 高峰會就像一個大家庭,需要聚在一起解決內部問題,接下來才能和外人攤牌。

英國財相 Rachel Reeves 希望強調開放和自由貿易,以促進經濟成長。英國最近陸續與美國、印度和歐盟簽署貿易協議。 熟悉 Reeves 想法的人士說,她將試圖擔起推動貿易的角色,雖然她和貝森特的對談,可能需要處理一些美英貿易協議尚未解決的問題。
貝森特正負責與日本的貿易談判,可能與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 (Katsunobu Kato) 有深入的討論,甚至觸及匯率議題。加藤周二表示,日本同意匯率應交由市場決定,但過度波動將帶來負面的經濟影響,這與 G7 的傳統立場相呼應。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策略師在本周的 G7 財金首長會議前預測,雖然貝森特不太可能「積極推動」美元貶值,但隨著美國與貿易夥伴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美國維持強勢美元的動機將減弱,美元可能進一步走軟。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 Eric Lombard 正準備參加金融穩定討論,包括 4 月對等關稅聲明後的市場波動,以及 G7 成員國對巴塞爾協定 III 等監管框架的承諾。
G7 聚焦六大議題
對 G7 財金官員來說,眾人刻意避而不談的重大問題,是貿易戰一旦加劇可能引發的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 風險。當經濟成長減慢、通膨居高不下,將帶給決策官員棘手的難題,而且在出口美國市場被限制的情況下,靠降息救經濟的空間也將受到限制。
貨幣政策的限制,也可能成為財金首長關注的重點。他們需要謹慎至訂財政因應政策,以支持企業和民眾,又要注意避免引發通膨重燃的壓力。
由於債券殖利率仍高,財金首長可能討論先進國家債務問題。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自 4 月 4 日起飆升超過 50 個基點,大部分甚至發生在美國還沒被穆迪 (Moody’s) 摘除 AAA 頂級信評之前。
由於中國是大多數國家低價商品的來源國,因此與中國的貿易狀況,也將牽動各國國內通膨情勢,貿易保護主義將代表 G7 國家將面臨更長更久的物價壓力。
央行獨立性是另一個焦點,川普多次在社群媒體上抨擊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的決策,說他是「大魯蛇」、「慢半拍先生」。
最後,由於烏克蘭財長 Serhiy Marchenko 也將出席,並與加拿大財長 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 舉行記者會,可能有助於成員國說服貝森特把明確支持烏克蘭的承諾納入最終 G7 公報中。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