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今年以來漲近50% 美超微電腦為何在AI領域如此獨特?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以來漲近50% 美超微電腦因液冷及AI伺服器受惠(圖:shutterstock)
今年以來漲近50% 美超微電腦因液冷及AI伺服器受惠(圖:shutterstock)

在過去 5 年,美超微電腦 (SMCI-US) 的股票走勢令人矚目,其股價增長了 1434%。這主要歸因於自 2023 年底以來不斷加速的 AI 熱潮,SMCI 股價在 2024 年 3 月達到歷史新高的 118.81 美元。

儘管在 2024 年 9 月因 Hindenburg Research 關於裙帶關係和會計不當行為的指控而遭受聲譽損害,且在 2025 年股價持續波動。然而,美超微電腦的股價今年以來也大漲了近 50%,股價表現備受矚目。

SMCI 為何崛起?

美超微電腦之所以受到關注,在於其作為高效能伺服器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內容生成、精細化演算法監管,還是生產力工具,未來都將由 AI 驅動。為支援這個新興的 AI 層,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裝滿伺服器的資料中心。美超微提供的正是這種至關重要的企業級解決方案,用於執行模擬、AI 訓練和一般高效能運算 (HPC) 工作負載。

美超微的旗艦產品之一是搭載 Intel CPU 的 X14 Hyper 單插槽系統,具備廣泛的記憶體和儲存擴展能力,據稱效能是上一代雙插槽系統的四倍。該公司執行長 Charles Liang 在 2025 年 1 月表示,這些系統正在大量出貨,有望為全球客戶釋放新的能力和效能水準,具有低延遲、最大的 I/O 擴展、高吞吐量、每系統 256 個效能核心、每個 CPU 12 個記憶體通道以及高效能 EDSFF 儲存選項。

在 AI 投資浪潮之前,美超微就已是甲骨文 (Oracle) 等大型科技公司的關鍵供應商。自那時起,美超微將其產品線擴展到液冷 GPU 伺服器和 AI 優化伺服器。

伺服器市場地位與成長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 (IDC)2025 年 4 月的一份報告,全球伺服器市場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擴張了 89%,全年成長了 73.5%,其中 AI 相關的伺服器成長顯著。預計到 2029 年,伺服器市場將以 16.3% 的複合年增長率 (CAGR) 擴張。

儘管市場競爭激烈,Dell Technologies 以 44.48% 的市場份額佔據全球伺服器市場龍頭地位,其次是 Hewlett-Packard。美超微電腦擁有 10.47% 的市場份額,而其他競爭對手市場份額均低於 2%。這顯示了伺服器市場的高度集中性。

與 Nvidia 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美超微是 Nvidia(NVDA-US) 的首選 OEM 合作夥伴。Nvidia 是 AI 熱潮的主要受益者。儘管 Nvidia 也與 Dell 合作開發端到端 AI Factory 解決方案,但與美超微的合作突顯了其在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在 2025 年 2 月初,美超微在其模組化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中推出了 Nvidia 最新的 Blackwell GPU 產品。

儘管中國的 DeepSeek AI 曾提出優化可能導致伺服器需求減少,但這種預測可能未考慮市場滲透率。ASML 執行長在 2025 年 1 月下旬指出,AI 的使用很可能抵消這種擔憂,需求將更多來自 AI 的應用。

此外,伺服器需求尚未完全反映對運算要求極高的視訊生成的需求,這類任務具有固有的優化上限。視訊生成不僅需要像文字生成圖像一樣生成每一幀,還需要維持時間上的一致性,這增加了複雜性。這也意味著文字生成視訊的輸出由於高資源需求,不太適合本地化 AI。這些因素都預示著美超微未來需求看好。

液冷技術:未來的增長點

隨著 AI 算力性能快速提升,晶片產生的熱量問題日益突出。輝達 CEO 黃仁勳指出,AI 算力每 10 年提高 100 萬倍。單個半導體元件溫度每升高 10 度,系統可靠性將降低 50%,因此伺服器需要有效的散熱,這使得資料中心液冷技術近期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在高功率密度的 AI 算力中心,散熱能耗佔比可能更高。業界認為數據中心的「液冷時代」正在到來。

美超微是推動液冷技術 (DLC) 發展的關鍵公司之一。該公司宣佈推出新一代 DLC-2 技術。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表示,過去 3 年營收增長 4 倍的動能來自液冷技術的成熟推進。全新的資料中心建設模組解決方案 (DCBBS) 結合 DLC-2 技術,據稱可實現節電、節水,比上一代提升 40%,熱量捕獲率高達 98%,噪音水平低至 50db,還能降低高達 20% 的資本支出。

液冷技術主要分為非接觸式 (如冷板式) 和接觸式 (如浸沒式、噴淋式)。冷板式技術成熟度高,應用最廣。浸沒式液冷正逐步進入商用部署階段。隨著伺服器功率密度越來越高,單台伺服器功率達到甚至超過 4000 至 6000 瓦時,液冷整體的綜合運營成本實際上已接近甚至低於風冷。未來,冷板式和單相浸沒式液冷技術都有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美超微的液冷解決方案正是針對這種高功率密度場景的需求。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