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賴清德就職周年〉迎風轉型 調整台灣經濟體質出口、內需兼顧 將成立主權基金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總統賴清德。(翻攝總統府直播)
總統賴清德。(翻攝總統府直播)

總統賴清德今 (20) 日就職屆滿一周年,他也在總統府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發表演說。賴清德表示,台灣的經濟體質必須調整,必須兼顧出口與內需,對外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對內則需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

以下為賴清德談話全文:

蕭美琴副總統、潘孟安秘書長、何志偉副秘書長、張惇涵副秘書長,現場媒體朋友,還有線上收看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早安,大家好。

致哀三峽交通意外傷亡

昨天,在新北三峽北大國小校區外,發生慘痛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人傷亡。行政院在第一時間成立專案小組,我昨晚也前往探視傷者,後續中央相關部會和地方政府,會攜手合作,積極協助家屬,並儘速釐清事故發生原因,檢討改進,避免不幸再度發生。在這裡,我要向罹難者和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也期盼傷者早日康復。

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服務人民,感謝台灣人民的託付,一年前的今天,我肩負起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我要感謝所有國人同胞,這一年來,跟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克服種種挑戰,讓國家持續向前邁進。

氣候變遷、健康促進、社會韌性三委員會應對挑戰

面對全球關注,也是影響國人最重要的三大挑戰:氣候變遷、健康促進、以及社會韌性,我在總統府成立了三個委員會,目前都有了階段性的成果。

我們接軌國際,透過各部會「由下而上」的自主計畫,再由行政院淨零小組,「由上而下」,提出六大部門、20 項減碳旗艦計畫,預計到 2030 年,政府將持續投入突破 1 兆元淨零轉型預算,並且,帶動民間綠色投籌融資,至少達到 5 兆元,邁向 2035 年減碳百分之 38 加減 2 的國家減碳新目標。

台灣的空氣品質已經逐漸改善,PM2.5 年平均濃度,從 2015 年的 21.82,下降到現在的 12.8。今年開始,台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我們會目標堅定、腳步穩健、策略靈活地,落實 2050 淨零轉型的願景,和全球一起,追求永續成長、繁榮發展。

同時,為了因應全球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興建國家級防疫中心,強化防疫中樞;為了促進全民健康,普篩癌症,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並啟動五年 489 億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今年的健保總額更大幅增加 712 億元,讓健保永續發展。

我們要打造「健康台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台灣。

我們更努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除了持續盤整國家級項目的整備、舉行實地驗證;也整合各部會力量,提出針對國安統戰威脅的十七項因應策略,來團結國人抵抗分化,保護我們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

4100 億元特別預算盼朝野支持

而最近行政院編列 4100 億元特別預算,其中 1500 億元,更是要來提升國家韌性,也期待朝野都能夠支持。

在國家前進的道路上,挑戰和難關會一再出現。上個月初,美國宣布新的關稅政策,我提出了五大因應策略,並且啟動產業傾聽之旅,希望攜手產業界突破挑戰,開創新的契機。

行政院也在最快的時間內,整合各界意見,提出「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並將運用歲計賸餘,編列 4100 億元的特別預算,除了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更要強化經濟、照顧民生、提升國土安全韌性,讓台灣產業在變局中,持續穩健前行。

尤其,我們跟產業界的座談中,各行各業紛紛主張不要調漲電價,支持政府撥補台電,弭平從 COVID-19 疫情到俄烏戰爭以來,台電補貼民生和產業用電的虧損,來健全台電的財務、以穩定電價,也期待朝野合作通過行政院的特別預算。

百工百業也都希望維持供電穩定。其實,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因此,確保供電穩定,同時開發多元綠能,不論過去或未來,都是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

台美關稅談判秉持三大原則爭取最好結果

除了電價議題,近期,國人也都非常關注台美關稅談判情況,經過前一輪的實體磋商後,仍在持續進行當中,過程順利。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站穩台灣的立場,從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出發,會快慢有序、有為有守,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

台灣和全球民主夥伴共享民主的價值,並且遵循自由市場原則,共榮發展,這是我們最大的本錢,也是廣大台商釋放活力與能量的保護傘,更是我們和威權體制最大的區別。

長期以來,台灣和美國以及民主夥伴,積極交流合作,也彼此砥礪成長。朋友之間難免有摩擦,但終究能夠磨合。正如同聖經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朋友之間,互相切磋,能夠磨掉缺點,展現優點,即使遭遇意見分歧,只要有信任的基礎、誠懇的對話,也能夠更加了解彼此,讓交情更加深厚。

台灣經濟體質必須調整,要兼具出口導向與擴大內需

現在,台灣的市場在全球,舞台在國際。未來,我們會堅持以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

第一,台灣的經濟路線很清楚,我們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近年來,台灣除了跟菲律賓、印度、越南及泰國等國家更新投資保障協定,也與加拿大簽署了「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與友盟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以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第二,台灣的貿易策略很清晰,我們將擴大和美國以外,更多民主自由國家的市場連結,行銷全世界。因此,我們除了與美國完成簽署,「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也與英國簽署了,「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並且積極跟其他國家洽簽貿易協定,同時持續爭取加入 CPTPP 等區域經濟整合。

第三,台灣的經濟體質必須調整,要兼具出口導向與擴大內需,兼顧科技研發實力與傳統產業升級,兼備強化軟體發展與生產製造。

我們也要繼續發揮台灣優勢,吸引國際廠商來台投資合作。這幾年來,美商英特格高雄新廠、美光台中四廠,以及 Google 在台灣設立的海外最大研發中心,都陸續啟用。超微、輝達和美國雲端運算大廠,持續布局台灣,輝達昨天也宣布將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透過這些跨國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參與國際研發,我們將打造台灣成為更堅韌的經濟體。

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

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我們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 AI 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對內,我們要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的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協助國內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鞏固國內產業的根基。

各位國人同胞,民主是我們的市場、是我們的價值,也是我們國力的展現。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戒嚴最久的國家,現在,我們是亞洲民主的燈塔。

過去,許多前輩不畏犧牲,前仆後繼,勇敢抵抗威權、追求民主。現在的年輕世代,用各種合憲合法的方式,不畏艱難,積極參與政治、守護國家,深化民主,為多元的台灣而努力,這就是令人驕傲的民主台灣。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

依照憲法賦予總統職權 開啟五院國政會商

台灣的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凝聚而成。我們不怕意見不同,因為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

我始終相信,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過去一年,面對國內的政治局勢,我們透過朝野政黨,共組祝賀美國總統就職代表團,展現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共同深化台美關係;我也依照憲法賦予總統的職權,開啟五院國政會商,希望達成和解、促進合作。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