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加速轉向新加坡上市!中美貿易戰推動IPO熱潮 重塑資本版圖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愈來愈多中國與香港企業開始尋求進軍東南亞市場。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至少有五家來自中國與香港的企業,正考慮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雙重上市或增發股份。
根據《路透》報導,計畫赴新加坡掛牌的企業類型涵蓋中國能源公司、醫療集團,以及一家位於上海的生物科技公司。由於相關計畫尚未最終定案,消息來源拒絕透露具體公司名稱或更多細節。
新加坡交易所長期以來在收益型商品如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領域表現亮眼,卻在吸引大型 IPO 方面面臨瓶頸。
根據 SGX 官網資料,2024 年僅有 4 家公司新掛牌,相較之下,香港交易所(HKEX)同期則錄得 71 家新上市企業,差距明顯。
中國銀河證券 (China Galaxy Securities) 投資銀行部主管 Jason Saw 表示,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許多中國企業積極尋求進入東南亞市場,選擇在新加坡掛牌成為自然選擇。
Saw 指出:「自從川普加大對中國的貿易施壓後,有關 SGX 上市的詢問量暴增。」
美國總統川普曾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 145% 的關稅,中國也以 125% 的關稅進行報復。雖然雙方近期達成 90 天的暫停協議,但貿易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使企業傾向尋找政治中立、環境穩定的上市地點。
SGX 全球業務主管 Pol de Win 表示:「未來幾十年,從中國通往世界的通道將更為重要,而新加坡正是其中的關鍵樞紐。」
De Win 強調,新加坡在貿易與企業拓展上的戰略位置,將使其成為中資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平台。
作為中國銀河證券旗下子公司,CGS International 目前正協助至少兩家中國企業在 2025 年前登錄新加坡交易所。其中部分企業預計透過首次上市籌集約 1 億美元資金。
為強化資本市場競爭力,新加坡政府於 2025 年初推出新措施,包括對首次上市企業提供 20% 的稅務回饋,同時預告下半年將公布更多激勵政策。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亞太地區 IPO 主管 Ringo Choi 指出,新加坡的政治穩定與地緣中立立場,對企業具有高度吸引力。
儘管政府積極推動,專家普遍認為新加坡短期內難以在新股掛牌數量上與香港競爭。主因包括新加坡投資人相對保守、對科技企業的上市門檻偏高。
新加坡一家跨國軟體公司總經理指出:「若要吸引更多東南亞新創企業在本地掛牌,就必須放寬上市條件。新加坡作為多數區域新創總部所在地,理應成為首選上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