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財報〉螞蟻集團去年Q4獲利下滑三成 AI砸錢戰略壓力浮現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財報〉螞蟻集團去年Q4獲利下滑三成 AI砸錢戰略壓力浮現(圖:REUTERS/TPG)
〈財報〉螞蟻集團去年Q4獲利下滑三成 AI砸錢戰略壓力浮現(圖:REUTERS/TPG)

綜合外媒周四 (15 日) 報導,根據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財報數據推算,中國金融科技巨擘螞蟻集團去年第四季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淨利約人民幣 54 億元 (約 7.49 億美元),年減 31.4%,主要因加大人工智慧(AI) 研發投入及新業務發展所致。螞蟻集團獲利數據是根據阿里巴巴財報及其持有螞蟻 33% 股權比例推算而得。

去年前三季受益於投資收益挹注,螞蟻單季獲利曾出現逾 50 倍的大幅成長,但第四季因持續加碼 AI 及新業務開發,獲利明顯下滑。市場關注螞蟻集團能否藉由 AI 與新技術的布局,在國內成長放緩下尋求轉型突破。

積極布局 AI 自研大模型降低成本

為尋求轉型,螞蟻集團大舉投入 AI 領域,自研大模型並採用中國本土半導體,包括來自阿里巴巴與華為的晶片,以「混合專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架構訓練 AI 模型,成功將訓練成本降低約 20%,效能可媲美使用輝達 (NVDA-US) 晶片的表現。該公司去年也成立專責機器人研發部門,拓展 AI 應用領域。

螞蟻集團已將 AI 技術應用於自家金融服務,推出名為「支小寶」的生活助手 App,整合支付寶內訂餐、叫車等服務。此外,其創新支付工具「碰一下」(Alipay Tap!) 也已在 11 個月內吸引 1 億名用戶。

啟動海外上市計畫 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隨著國內成長趨緩,螞蟻集團加快國際市場擴張步伐。據中國媒體報導,螞蟻計劃將國際業務 Ant International 於香港交易所上市,優先考慮單一上市,而非 2020 年原規劃的中港雙上市架構。

Ant International 涵蓋四大核心業務,包括跨境支付平台 Alipay+(已連結 36 個數位錢包、1.7 億用戶)、商戶支付解決方案 Antom、跨境貿易支付平台 WorldFirst,以及提供 AI 數位貸款與外匯管理服務的 Embedded Finance。

為支應國際擴張,螞蟻去年已完成 65 億美元貸款重融資,支持海外業務發展。此外,公司於 2023 年提出回購最多 7.6% 股份計畫,將公司估值調整至約 790 億美元,遠低於 2020 年 IPO 前的高峰 2,800 億美元。外界預期,螞蟻集團正等待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以重啟上市計畫。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