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在美中協議後 局勢快速變化仍讓人心有餘悸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綜合外電
在美中協議後 局勢快速變化仍讓人心有餘悸。(圖:REUTERS/TPG)
在美中協議後 局勢快速變化仍讓人心有餘悸。(圖:REUTERS/TPG)

在中美貿易協定的餘波中,美股今年由負轉正,幾乎重回「解放日」之前的水準。而堅持立場的投資人可能會感到終於被證明是正確的,感到如釋重負,或者只是感到筋疲力盡。

即使空氣中充滿了活力,但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再次提醒人們預期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果人為製造的貿易衝突中最極端的因素已經解決或至少被擱置,投資人將把注意力轉向下一步:如何控制通膨、聯準會的利率制訂困境以及應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挑戰。

LPL Financial 首席技術策略師騰奎斯特 (Adam Turnquist) 在本周的報告中表示:「從關稅稅率、報復性措施到最終達成貿易協議的轉變,是美股復甦的重要順序。」

雖然經濟學家和其他市場觀察家對貿易談判的進展表示讚賞,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與其他各國政府解決。同時,為期 90 天的互惠關稅暫停期已過去三分之一以上。

最近幾周,隨著樂觀的關稅消息散布到有關貿易困境更廣泛、更悲觀的討論中,越來越清楚的是,單靠積極的貿易消息可能不足以推動下一輪上漲。

騰奎斯特表示:「投資者反應遲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10% 的普遍關稅稅率可能會繼續維持。」

本周的最新通膨數據繼續加劇人們的不安情緒,即使數據顯示物價年增率壓力正在降溫。

4 月消費者物價年增 2.3%,低於 3 月的 2.4%,也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 2.4%。是 2021 年 2 月以來的最低年度漲幅。以月計算,物價上漲 0.2%,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 0.3%。

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里德 (Rick Rieder) 在最新告中寫道:「雖然最近幾周和幾個月迅速演變的關稅消息震驚了市場,經濟調查數據也明顯疲軟,但我們尚未看到關稅對通膨數據產生重大影響。」

對聯準會官員來說,溫和的通膨數據是堅持觀望態度的另一個原因。落後性數據尚未完全反映新關稅制度的影響。由於 90 天的暫停期和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重疊,企業領導人不確定新的關稅格局最終會是什麼樣子。

與中國的妥協立即帶來了緩和。但投資人也有些猶豫。

過去幾周的情況凸顯了事情變化的速度有多快,有好的,也有壞的。受驚嚇的企業、外國政府和投資人都可能採取防禦姿態。除了迎接下一系列催化劑並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基本經濟問題之外,還將對已經造成的損失進行檢討清算。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