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將擴大美國出口機會?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 (CTA) 執行長 Gary Shapiro 週二 (13 日) 在《MarketWatch》專欄文章中公開呼籲,「零關稅」將擴大美國出口機會。
他於文章中指出,隨著美中達成為期 90 天的貿易休兵協議,加上美英上週敲定降低雙邊關稅的新協議,美國政府釋出訊號,而「零關稅」戰略能換取更多出口市場機會。
業界認為,若此構想成真,將為美國企業打開全球銷售大門,並帶動新一波科技創新與經濟成長浪潮。
Shapiro 表示,貿易政策若運用得當,將不只是經濟槓桿,也可作為外交與戰略工具。他指出,目前美國正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談新協議。
繼英國後,以色列已於 4 月宣布單方面取消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進口關稅,印度也提議針對鋼鐵與汽車零件等商品,進行零關稅對等交換,雙邊協議談判重啟。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呼籲,歐美應實現全面免關稅的貿易環境。
Shapiro 指出,在通膨與生活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零關稅政策不僅能在短期內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對抗物價壓力,更有機會促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與量子運算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讓創新產品以更低成本進入市場。
他強調,並非所有產品都需要或適合在美國本土製造。CTA 的研究顯示,若將所有自中國進口的科技產品生產線遷回美國,恐需投入超過 5,0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成本與可行性極高。
Shapiro 認為:「推動零關稅將讓美國出口商能更公平地進入外國市場」。許多國家仍設有高關稅,例如印度平均適用關稅達 17%,而美國僅為 3.3%。另有多個大型新興市場,如孟加拉、奈及利亞與巴基斯坦,仍未對多項產品設定最惠國稅率上限,讓美國商品處於不穩定的出口環境中。
此外,他也點出,歐盟的《數位市場法案》(DMA)、韓國相關法規,以及印尼等國對跨境數據與數位產品課稅的構想,都構成對美國科技企業的不公平競爭。這些非關稅性貿易壁壘,正限制著美國出口與創新發展的潛力。
Shapiro 呼籲,美國貿易機構應採取更具戰略性的談判方式,包括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主導的 301 條款、商務部執行的 232 條款與國土安全部針對經濟緊急狀態行使的 IEEPA 授權,整合各部會資源,爭取各國開放市場並降低貿易障礙。
他建議,美國可與盟友如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南韓、日本、越南、印度與墨西哥等國,針對特定產業或供應鏈建立合作機制,擴大產能、強化夥伴關係並共同抗衡全球經濟壓力。
Shapiro 強調:「如果川普政府能夠善用關稅為籌碼達成協議,真正推動世界主要經濟體邁向『零關稅』,這將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屆時,美國企業將迎來壁壘降低、市場開放、創新蓬勃的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