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月通膨降溫 川普再次施壓Fed:該降息了!

美國周二 (13 日) 公布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報告,顯示通膨比預期疲軟後,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向聯準會 (Fed) 施壓,要 Fed 主席鮑爾降息。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上發文說:「沒有通膨,而且汽油、能源、生鮮雜貨和幾乎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下降!!! 聯準會必須像歐洲和中國一樣降低利率,『慢半拍先生』鮑爾有什麼問題?」
川普還說,Fed 的策略「對準備繁榮的美國來說,並不公平」。「就讓事情自然而然的發生,事情會很美好的」。
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BLS) 周二公布,4 月 CPI 比前月增加 0.2%,是連續第三個月增幅低於市場預期。一些預料會受到關稅影響的商品,通膨增幅大致都比經濟學家擔心的少,而機票、旅館和娛樂等服務性質的商品價格也都疲軟,可能代表民眾對非必要商品的需求正在減弱。
預測專家普遍預期,受關稅刺激,未來幾個月的物價漲幅會更明顯,因而使 Fed 不願貿然降息。期貨合約顯示,投資人預估 Fed 接下來 6 月和 7 月開會將按兵不動,9 月和 12 月才可能降息。
川普正試圖淡化關稅政策可能造成的物價上漲和物資短缺問題。目前美國對幾乎所有國家都課徵 10% 基準關稅,並對汽車、半導體、藥品等幾個領域威脅課徵或已經開徵關稅,這些措施不僅讓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也引發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成本轉嫁成本和經濟衰退的擔憂。
由於 3 月有許多商品趕在關稅生效前進口,因此 4 月的 CPI 數據並無法完整呈現新關稅對物價的影響。此外,一些企業目前仍先自行吸收成本,避免在經濟前景不明之際,加重消費者的壓力。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 Michael Hanson 說:「我們的預測顯示,關稅可能導致商品價格在 6 月和 7 月飆漲。經濟分析和 Fed 官員正在觀察,等著看物價壓力的上漲程度。」
對左支右絀的民眾來說,4 月的通膨報告確實有令人開心的理由:生鮮雜貨價格創 2020 年以來最大降幅,其中蛋價大跌 13%,創 40 年來最大降幅,其他進口不須品包括培根、雞肉和稻米也都下跌。
川普對將近 60 國的對等關稅目前在 90 天談判期,維持 10% 稅率直到 7 月為止,但屆時稅率可能再次上升。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