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總經趨勢】PMI跌破榮枯線!全球製造業陷困 台股還有行情?

鉅亨研報
【總經趨勢】PMI跌破榮枯線!全球製造業陷困 台股還有行情?(圖:shutterstock)
【總經趨勢】PMI跌破榮枯線!全球製造業陷困 台股還有行情?(圖:shutterstock)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觀察製造業與服務業營運的重要指標,通常以 50 為榮枯分界線,高於 50 代表景氣擴張,低於 50 則意味衰退。近期公布的全球製造業 PMI 已跌至 49.8,滑落 50 之下。這波全球製造業同步走弱,主要關鍵在於美國的關稅政策,導致許多國家採取觀望態度。儘管整體分數不佳,全球製造業的產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目前仍在 50 之上,顯示現有訂單和生產並未完全停滯,但對於未來能否維持好訂單感到擔憂,聘僱員工態度趨向保守。

一、全球 PMI 摘要

聚焦亞洲製造重鎮,中國製造業信心滑落至歷史相對低點。南韓雖受惠 AI 概念股,但製造業面臨政治因素等不利環境,除了 HBM 記憶體外,其他部分較為艱困。相較之下,印度製造業出現強勁成長,很可能受惠於「中國 + 1」的趨勢,並有機會承接美國自中國轉移的部分市場。在美洲地區,美國的兩個鄰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其新出口訂單與對美狀況都顯示停滯或下滑。美國關稅談判進展遲緩,已引發進口物價上漲的疑慮,甚至港口出現中國貨輪減少的現象,未來需觀察美國通膨是否能有效控制。

二、台灣 PMI 摘要

回到台灣,近期的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台灣的製造業 PMI 也正式跌落 50 榮枯線以下。與全球情況不同的是,台灣製造業的新增訂單、新增出口訂單,甚至未完成訂單,全部都跌破了 50。這代表台灣目前的營運環境確實非常辛苦,沒有訂單就沒有營收利潤。此外,新台幣近期快速升值,對以外銷為主的電子業換算業績時,可能造成嚴重的匯兌損失,讓製造業面臨營運困境與匯率升值的雙重挑戰。

四、出口數據解析

然而,市場並非完全沒有機會。雖然 PMI 與訂單狀況不佳,但從台灣的出口金額來看,目前仍處於相對高點。四月份出口額達 486.6 億美元,雖較上月減少,但主要是電子零組件的月減所致,而資通訊產品出口反而呈現月增。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金額仍在持續成長,顯示美國對台灣特定產品(如伺服器)仍有需求。加上關稅談判的延後被視為短線利多,可能為市場帶來一段「夕陽行情」。

因此,儘管基本面數據顯示製造業面臨挑戰,但在關稅衝擊時點未到(預計 7 月 8 日)前,短線仍有操作空間。操作上應把握這段「夕陽」時間,關注相對強勢或有明確需求的產業,例如 AI 概念股,而非逢低布局走弱的股票。投資應謹慎思考,有依據地布局。

最近的市場動向牽動人心,大家都在問台股到底還有沒有機會?關稅的衝擊真的命中要害了嗎?關稅戰下還有哪些投資機會?想了解更多歡迎收看完整影片!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