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港股盤後〉恒指回調挫1.87% 科技股領跌 生物醫藥股反彈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恒指回調挫1.87% 科技股領跌 生物醫藥股反彈(圖:shutterstock)
恒指回調挫1.87% 科技股領跌 生物醫藥股反彈(圖:shutterstock)

恒生指數在前日大幅上漲後回調,周四 (13 日) 收跌 1.87%,報 23108.27 點,恒生科技指數也下跌 3.26%,收於 5269 點。當日成交額為 2198.5 億港元。

盤面上,科網股普遍下跌,快手、美團、小米集團、阿里巴巴、嗶哩嗶哩等均錄得跌幅。然而,生物醫藥板塊集體反彈,復宏漢霖漲幅超過 6%。黃金股在午後走強,潼關黃金漲逾 15%。玩具股也有不錯表現,布魯可上漲超過 7%。思摩爾逆市上漲一成,創下新高。

市場分析指出,儘管中美雙方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互降關稅的成果,超出市場預期,被視為有助於雙邊關係重建「護欄」並提振風險偏好,但此前市場在「國家隊」支撐下對關稅負面影響並未過分悲觀定價。加上周線和月線面臨壓力,以及期貨衍生品指標顯示市場存在一定過熱跡象,短期指數可能難以大幅上漲。

展望港股前景,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提出,應關注 A 股上市公司尋求 A+H 兩地上市的趨勢。這一浪潮自 2024 年第四季度開始增強,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將迎來發行高峰,有望為 A 股資產在港股帶來階段性的重估機會。

報告分析,這類機會的吸引力源於幾方面:從基本面看,H 股折價提供了安全邊際和更高的相對股息回報,且折價率有收窄空間。許多擬上市的公司是國內製造業細分賽道龍頭,在港股市場具有較強的稀缺性。從籌碼看,港股流動性自去年 9 月起持續改善,而 A 股公司在港發行的流通股本相對有限,加上未來納入港股通的預期,可能在上市初期引發資金搶籌。

然而,港股也面臨一些潛在風險,包括中美在科技、貿易、金融領域的摩擦加劇,國內政策效果或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海內外宏觀流動性可能超預期收緊,以及地緣衝突升級等不確定性。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