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生效!川普下令降對陸小額包裹關稅至54% 專家:對中美貿易具兩大重要意義

美國白宮網站於當地時間周一 (13 日) 發布總統川普簽署的修訂版行政命令,對 4 月 2 日針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政策作出調整。自美東周三 (14 日) 凌晨 0 時 01 分起,所有從中港澳進口至美國關稅區的小額包裹,其從價關稅稅率由原定的 120% 大幅調降至 54%,但維持每件商品 100 美元的從量關稅標準。
此外,原本打算下月起實施的從量關稅上調至 200 美元的措施同步撤銷,這一調整適用於透過郵遞或倉庫提取進入美國市場的商品。
此次政策轉向標誌著川普政府關稅策略的微妙變化。今年 2 月,美國先是廢除中國輸美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四天後又短暫恢復,隨後透過「解放日」對等關稅行政命令關閉 T86 清關通道,加上 30% 從價稅或 25 美元定額稅。到了 5 月 2 日,美國正式終止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從價稅率更累計三次上調至 120%,從量關稅達 200 美元,形成史無前例的雙重課稅體系。
降低從價稅將顯著壓縮跨境物流成本,美國消費者購買中國商品的單件關稅支出可從平均 240 美元 (120% 從價 + 200 美元從量) 降至約 154 美元。
專家指出,此次關稅調整對中美貿易往來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降低小額包裹貨物的從價關稅稅率有助於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並促進中美之間的商品流通。另一方面,取消提高從量關稅上限的規定,有利於穩定中美貿易預期,增強雙方企業信心。
美國政策一變再變,也導致電商平台不得不重構供應鏈,約 67% 的跨國企業已啟動本土化倉儲佈局,部分商家將商品售價上調 15%-20% 以轉嫁成本。
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盟 (NRF) 數據,2024 財年透過 800 美元以下包裹管道進入美國的 13.6 億件貨物中,72% 源自中國電商平台,政策調整恐加速產業洗牌。
值得關注的是,在關稅政策收緊背景下,「ChinaShopping」現象持續升溫。
根據《央視財經》報導,浙江省義烏市以「旅遊 + 購物」新模式逆勢突圍,5 月 1 日國際商貿城一區單日接待遊客量突破 12 萬人次,其中外籍消費者佔比達 38%。
來自烏茲別克的採購商穆罕默德說:「這裡每天都有新樣品,我的客戶群已從批發商擴展到海外個體買家。」
根據義烏海關統計數據,上月外籍採購商數量月增率 45%,珠寶飾品、智能玩具等非標品類的現場交易量大幅年增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