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藥價新政 擬比照全球最低價壓低美國藥價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2 日) 簽署一項針對處方藥價格的新行政命令,重啟具爭議性的「最惠國價格」(Most Favored Nation) 政策,試圖以全球最低價格為標準,大幅壓低美國藥價。川普聲稱,這項措施將使美國支付的藥價「與全球最低價格看齊」,降幅可能高達 59% 至 90%。
推動直接對消費者「國際最低價」
根據白宮說法,這項行政命令將促使美國醫藥市場引入「最惠國價格」機制,讓消費者直接以全球最低價格購買藥品。川普強調:「我們將切斷中間商,讓美國民眾直接以最低價格購買藥品。」
新政策特別針對具有「最大價格落差與最大支出」的熱門藥物,例如減重與糖尿病治療領域廣泛使用的 GLP-1 類藥物。
此外,命令要求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 (HHS) 在 30 天內設定藥價下降的明確目標,並與藥廠展開新一輪談判。如未達成進展,HHS 部長小羅勃甘迺迪 (Robert F. Kennedy Jr.) 將透過行政命令直接強制推行「最惠國價格」。
藥價打擊戰延燒至全球市場
川普表示,美國將不再「補貼」其他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並要求藥廠在全球市場提供更公平的價格。他批評外國政府利用集體議價權強壓藥價,迫使藥廠接受「不合理且不公平」的交易條件。
白宮官員指出,未來將透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與商務部,加強調查並打擊外國壓低藥價的「歧視性政策」,同時考慮對藥品出口施加限制,以反制海外市場壓價行為。
藥廠反彈強烈 恐再掀法律戰
面對政策推動,藥廠與業界團體強烈反對,擔憂將衝擊研發投入與未來創新。PhRMA 估算,若政策強制實施,藥廠未來 10 年內將損失高達 1 兆美元的營收。
學者則警告,全球藥品市場結構難以透過單一國家政策改變,預期藥廠可能選擇退出低利潤市場,甚至減少新藥研發投入。南加州大學 (USC) 報告指出:「這種政策最終可能導致美國藥價不降反升,全球創新能力下滑,可謂三輸局面。」
此外,業界預期新政策將面臨法律挑戰。川普政府第一任期時推動類似政策,但最終被聯邦法院擋下。拜登政府上任後也曾撤回相關政策。
藥廠股價波動 美股製藥股走勢分歧
市場反應上,美國大型製藥股周一表現分歧。默沙東 (默克 / Merck)(MRK-US) 上漲逾 4%,輝瑞 (PFE-US) 和安進 (Amgen)(AMGN-US) 則分別上漲超過 2%,反映市場仍在觀望政策實施的實際影響。
儘管業界施壓強烈,川普上周再度強調,將在兩周內宣布對進口藥品課徵新關稅,鼓勵藥品回美國本土生產。他並簽署行政命令,簡化美國新藥廠設廠流程,加速製造業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