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出口爆量先別high?瑞銀說要留意這3件事 台灣出口增長將放緩 半導體更要小心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出口爆量先別太high?瑞銀說要留意3點:美國及全球需求、第232條調查及台美關稅談判。(圖: shutterstock)
出口爆量先別太high?瑞銀說要留意3點:美國及全球需求、第232條調查及台美關稅談判。(圖: shutterstock)

隨著美中兩國此波貿易戰緊張氣氛的緩解,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認為,未來幾個月台灣的出口增長可能會放緩,主要原因是美國 GDP 和進口增長預估減緩,全球和區域增長也將放緩。此外,美國對半導體進口的第 232 條調查以及美台貿易談判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美國互惠關稅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台灣 4 月出口成長加速至年增 29.9%,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6%。這一成長率是過去 10 年來最高的年成長率之一,僅低於 2021 年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基數較低的時期。經季調後,當月出口水準進一步擴大,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觀察 4 月單月,對東協經濟體出口增幅最大,達 60.2%,高於 3 月的 15.8%。由於基數效應以及出貨量水準較歷史高點略有回落,對美國的出貨量增幅從先前接近 40% 的增幅放緩至 29.5%。技術出口成長進一步加速,達到近年來最快的 40% 年成長。重要的是,近幾個月來一直低迷的非科技出口成長在 4 月突然躍升至近 10% 年增率,而 2025 年第一季的平均成長率為 1%。

瑞銀判斷,關稅不確定性加大背景下的出貨加速是 4 月份出口強勁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直接地,美國對台互惠關稅原定高達 32%,增量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為 27%。 90 天的暫停和對科技產品的豁免有助於將增量加權平均關稅降至 6%。鑑於這些不確定性,如果生產能力允許,出口商可能會利用較低利率的機會加快向美國的出貨速度。

間接地,許多其他出口經濟體被賦予了較高的互惠關稅稅率,例如越南和其他東協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的出口商也可能因為暫停期而緊急向美國發貨;這可能會增加對台灣中間產品進口的需求,認為這是推動對東協出口成長的關鍵因素。鑑於美國國內生產毛額和進口成長預計放緩,以及全球和區域成長預計放緩,預計台灣的出口成長未來也將放緩。顯然,4 月 PMI 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下滑。

瑞銀認為,台灣是白宮 4 月 11 日宣布的科技產品豁免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對美出口的 49% 均在豁免名單上。然而,美國也已針對半導體進口啟動第 232 條調查。台灣特別關注半導體相關貿易,因此認為這是未來一個「重中之重」。此外,美國與台灣已展開貿易談判並結束首輪談判,貿易談判將是未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