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台幣強升〉熱錢狂浪催買氣 分析師:這些類股有機會受惠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熱錢狂浪下台幣急升 分析師:內需導向的這些類股有機會受惠。(圖:shutterstock)
熱錢狂浪下台幣急升 分析師:內需導向的這些類股有機會受惠。(圖:shutterstock)

台幣今 (2) 日受熱錢狂浪來襲,單日一度觸及 30.815 元大關,尾盤收斂至 31.064 元,飆升 9.53 角、單日漲幅逾 3%,刷新 16 個月以來新高。對此,分析師表示,台幣升值對出口為主的電子外銷廠恐受害最深,但對航空、觀光、內需及百貨零售業則有望受惠。

豐銀投顧分析師龔鴻彬指出,台幣此番升值又快又猛,勢必壓縮出口商利潤,台灣畢竟是出口導向為主的外銷市場,尤其是電子股受到影響特別大,以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聯發科 (2454 -TW) 2 大電子權值股來說,產品多以美元計價,將承受壓縮獲利與接單競爭的雙重壓力。

其他電子零組件廠如:鴻海 (2317-TW)、廣達 (2382-TW) ,原被稱做代工「毛三到四」,利潤本來就不高,就算產品轉型為 AI 伺服器,毛利率也僅 7~8% 左右,相對其他產業,受台幣匯損影響最大。傳產部份,包括出口的紡織業、工具機產業影響也大。

龔鴻彬強調,上市櫃無論大小公司,其實都會做外匯的避險,但匯率突然急升下,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避險,匯損有可能影響到公司接下來在 5、6 月的營收表現。

至於美元走貶、台幣走升的受惠概念股有哪些?龔鴻彬點出,包括航空股、觀光業、飯店業,內需的零售業、資產類股相對有利。龔鴻彬表示,以航空三雄為例,因燃油成本占國航總成本約 3 成以上,加上燃油多以美元計價,升值有利於航空公司減少成本開銷;觀光業則因另因國人購買力提升有望受惠;內需產業則以原物料仰賴進口的傳產股,因進口成本降低,獲利也有望提升; 資產股則因,台幣升值,拉升資產增值。

台幣升值對台股究竟為利多還是利空?分析師表示,新台幣升值有利短期資金流入,對台股未來有正面發展,但升值僅影響短期走勢,並非是台股中長期的趨勢走向。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